正文

黃雀記 家(1)

黃雀記 作者:蘇童


天還沒黑透,保潤家的門口便亮起了霓虹燈的燈光。

或者這么說,天還沒黑透,馬師傅的店鋪外面便亮起了霓虹燈的燈光。這是香椿樹街歷史上第一家精品時裝店,準備趕在五一勞動節(jié)開張,店面裝修緊鑼密鼓,燈光已在調(diào)試中了。

絢爛的彩色光源照耀著小半條香椿樹街,吸引了很多街坊鄰居。不知是哪個性急的親朋好友,早早送來一只大花籃,花籃擺在臺階上,紅色絹帶被固定了,開張大吉。恭喜發(fā)財。兩排祝福特別醒目。有過路人從自行車上下來祝賀馬師傅,有人甚至中途離開餐桌,端著飯碗跑到店堂來參觀。時裝店的面積雖然不大,卻盡最大可能濃縮了時代的奢華,堪稱時尚典范。墻紙是金色的,地磚是銀色的,屏風是彩色玻璃的,柜子是不銹鋼的,吊燈是人造水晶的,它們羅列在一起,發(fā)出炫目的競爭性的光芒。從福建廣東與浙江定制的大批服裝還在路上,金發(fā)碧眼的塑料模特已經(jīng)提前站立在花叢中,赤膊上陣,隨時愿意為主人的創(chuàng)業(yè)夢效勞。街坊鄰居從時裝店出來,都覺得心情復雜,馬師傅用他的財富,如此輕易地改寫了香椿樹街的歷史,寒酸破敗的香椿樹街,落后守舊的香椿樹街,從此跟上了時代的步伐,這是馬師傅的功勞,也是金錢的功勞。很多人由衷地稱贊馬師傅的大手筆,老馬,你到底花了多少錢???才幾天工夫,老瘋子的破房間給你搞成了小香港!還有人向馬師傅表達了自己的悔意,說,我就是膽小啊,要是前年跟你辭職下海就好了,我要是發(fā)了,就在隔壁開一家卡拉OK,街坊鄰居都來唱歌,免費!

也有個別鄰居的心態(tài)不是那么健康,比如王德基,他背著手來看熱鬧,半句祝賀的話也不說,眼神里都是妒意,這也罷了,馬師傅不便趕他,沒想到王德基后來像一只壁虎似的,貼墻而立,豎起耳朵傾聽著什么。馬師傅忍不住地提醒他,王師傅你要聽什么?我這兒開服裝店,不是北京的回音壁啊。王德基回過神來,用手指叩了一下金色的墻紙,居然問,瘋老頭是不是死了?他是不是死在井亭醫(yī)院了?馬師傅沒好氣了,說,你去隔壁問!我這里生意還沒開張,拜托你嘴里說點吉利話行嗎?

無論祖父是死是活,他曾經(jīng)的房間,已經(jīng)屬于馬師傅,一切都與祖父無關了。關于祖父的近況,香椿樹街上大致流傳著兩種版本。一說他已經(jīng)在井亭醫(yī)院臥床不起,死期迫近,再也回不了家了,這傳言的源頭來自保潤的母親,經(jīng)過左鄰右舍的大力傳播,屬于主旋律。還有一種版本聽起來像謠言,說瘋老頭已經(jīng)挖到了祖先的尸骨,人已返魂,他在井亭醫(yī)院天天鬧著要回家,是家里人不準他回來了,小輩貪財,把瘋老頭的房間換成人民幣了。

保潤駐守井亭醫(yī)院,不知家里的變化日新月異。那天他被父親替換回家,騎車到了家門口,一時不敢下車了。祖父的房間似乎被某個怪獸一口吞噬,消失不見了,臨街的窗戶與墻體經(jīng)過擴張改造,變成了豪華的玻璃移門,移門里側,是花花綠綠的時裝森林。一個黑暗而衰敗的世界被精心粉飾,舊貌換新顏,卻是別人的世界了。保潤推著自行車,站在家門口發(fā)愣,想起去年國慶節(jié)祖父鬧著要回家,他許諾祖父春節(jié)帶他回家。春節(jié)的時候祖父幾次三番往井亭醫(yī)院的大門闖,他又繼續(xù)向祖父許諾,說看你這個春天表現(xiàn)好不好,表現(xiàn)好了,五一就帶你回家。憑心而論,這個春天祖父的表現(xiàn)還算是不錯,只是天有不測風云,保潤的許諾再次成為空頭支票,五一節(jié)就要來臨,祖父的房間,已經(jīng)是別人的時裝店了。

保潤不清楚父母與馬師傅簽的合約細節(jié),他沒有想到,連大門洞也割讓一半給了時裝店。原先的兩扇黑漆木門只剩下了半幅,門洞后面形成了一條莫名其妙的夾弄,很黑,很窄。保潤小心地扛著自行車通過夾弄,心里憋悶,嘴里大聲叫起母親的名字,粟寶珍,恭喜你,明年就成萬元戶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