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安 電影的仆人(8)

畫在人心的苦悶上:李宗陶藝術訪談錄 作者:李宗陶


5

譚盾還講過李安唱歌的故事。他唱歌跑調,大家笑得肚子痛,他不好意思,也跟著笑,忽然把眼一瞪:“我再來一首吧!”那一刻,譚盾覺得李安像阿甘,生命中有一種非常頑強和樸素的東西,而他自己并不太察覺——他有句無辜的口頭禪:“我也不曉得?!?/p>

從29歲到36歲,李安花費許多時間推劇本,諸事不順,靠太太養(yǎng)家。如果不是遇到林惠嘉這樣理性又細膩、俞秀蓮式俠骨柔情的大女人,如果不是身上那種他不自知的樸素和頑強,可能撐不了太久他就改行了。紐約大學畢業(yè)的不少電影高才生在改弦易轍討生活的路上,都會屈就拍那些跟自己毫無關聯(lián)的東西,結果把自己拍沒了。李安也在心里哀過嘆過,自比秦瓊賣馬,或者賣燒肉粽的少年,但他就是不肯走。然而,在兜售劇本屢屢碰壁的那6年里,他在電影方面是有增益的,“西方奠定了電影的語法,它要求精準。吃過苦頭,我就知道一個劇情長篇需要什么,電影結構怎么弄,商業(yè)電影怎么弄,每天在那邊想,就跟在學校一樣,一直在不停地學東西,只是沒有出手。我有一點才華,但不是一開始就憑才華震驚大家,然后憑個人魅力經營電影,我一直像學生一樣,慢慢做,我不會志得意滿。”

導演的才華是多重的,跟制片方打交道是一種,跟演員相處、捕捉他們調教他們令他們發(fā)光是一種,看清電影的目的——如同康德寫下“人是目的”——安頓好自身與電影的關系是另一種。李安很早就把自己看成一段導體,一個燃燒自己伺服電影的工具,一個盛放菜肴的容器——里面是由最新鮮的食材、最精湛的刀工、最恰當的火候烹飪出來的。所以他常跟年輕的外國演員,以及想當演員的小兒子李淳直說:“其實你并不重要,我也不重要,觀眾的想象最重要。”這決定了他拍出來的電影不完全是個人表達和宣泄,他給出的刺激也不是感官層面的,他要進到人心里去,他要人動情。這是當代許多導演已經不想也不會了的。

“我常常覺得是片子在拍我,而不是我在拍片子。當然我在片場還是要有權威,做決定要非??欤刻煲鰩装賯€很快的決定,這是我最頭痛的事情。但只要熬過去,好像就有一種天意,就會出現(xiàn)一種奇幻感,姑且叫它信仰吧,就是這部片子在拍我,它一定要做成。當我決定拍一個題材的時候,它就主宰了我,我會用虔誠、純真的心去做,這是一份責任,將來要面對觀眾的,不能打諢……必須把‘自我’放掉,真的是片子在導我?!?/p>

6

天盡黑了,毛毛雨在下。鴨湯面館生意比平常冷清些。兩個姑娘跑進來吃面,胃口蠻好,還加了份鴨肉。吃完,付了賬就要走,老板娘邊收拾桌子邊道:“書別忘記拿了?!彼闷饡f過去,瞄了一眼,《十年一覺電影夢:李安傳》。那個臂上滿是刺青的化妝師什么時候出弄堂的,她不曉得。那輛黑色轎車什么時候從她眼前開走的,她也不曉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