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化戰(zhàn)爭》 序言(1)

文化戰(zhàn)爭 作者:戴有山


當前學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如何綜合運用文學、歷史學、地理學、哲學等社會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對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現(xiàn)狀和未來發(fā)展進行剖析,是我長期以來思考的問題。《文化戰(zhàn)爭》的出版,既是對我此前學習、思考的系統(tǒng)總結,也是今后深入研究的新起點。概括起來,《文化戰(zhàn)爭》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基于中華民族文化發(fā)展的脈絡,梳理中華文化在各個歷史時期對世界的影響。中國是具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和中國相比,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三大文明發(fā)源地的歷史都有所間斷。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中,無數(shù)的王朝覆滅后,又有新的統(tǒng)治者站起來,然而哪怕是中國歷史上最嚴重、對中國文化破壞最深的外敵入侵戰(zhàn)爭,也沒能中斷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5000年延綿不絕的歷史傳承,強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華民族歷經(jīng)劫難而不衰,必將復興的堅實基礎。這一切造就了每一位中國人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底蘊。歷史蘊含著一個民族世代的興衰更替,事件表象蘊藏著成敗之道與內在規(guī)律。以歷史作為審視現(xiàn)實的一個視角,從歷史中汲取智慧與營養(yǎng),是每一位中國人必須正視的。

《文化戰(zhàn)爭》從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如史家巨著《史記》《資治通鑒》《二十四史》,到汗牛充棟的各類野史、筆記、演義中抽絲剝繭,總結提煉中華文化的精髓。中華文化在每一個歷史階段都對人類文明進程做出了杰出貢獻,促進了世界科技、文化、軍事等的進步,譜寫了中國人對自己民族歷史的重視與珍愛,使之無愧于“有歷史的民族”的美譽。

二是基于全球文化發(fā)展的視野,探析外來文化對中華文化的侵襲?!段幕瘧?zhàn)爭》運用哲學的思辨和敏銳的政治鑒別力,揭示了在世界范圍內發(fā)生的文化全球化,進而演化為文化戰(zhàn)爭的內在原因。如文化西方化、文化保守主義與文化虛無主義,導致了文化的同質化或碎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日韓文化近年來對我國的沖擊力比較大,在娛樂、飲食、網(wǎng)絡、節(jié)日、語言、建筑、思想、教育等諸多方面都有體現(xiàn),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這種影響直接沖擊了本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與傳承,導致年青一代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產生懷疑,進而影響其價值觀、人生觀。一個國家滅亡而文化存在的民族,一定可以恢復國家(如以色列)。但一個文化滅亡了的民族,無一例外地徹底從歷史的舞臺上消失(如古巴比倫等)。本書通過深刻剖析我國的文化現(xiàn)狀,號召國人開始重視、尊重、使用、保護、傳承自己的文化。

三是基于文化自覺、文化自信,重塑民族文化復興的路徑?!段幕瘧?zhàn)爭》提示了中華文化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對外來文化有著強大的整合能力。歷史上,不少外來文化傳入中國本土后,逐漸與中華文化有機融合,這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對外來文化強大的整合能力,也是中國文化合力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在吸收外來文化時,以我為主、為我所用,重在實現(xiàn)外來文化的中國化、本土化,把優(yōu)秀的外來文化同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結合起來,融入中國文化的元素,打上中華文化的烙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