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意知道,她像所有讀者一樣,認為作者就是小說中的男主角。他又大聲重復問了一遍。女孩局促地解釋自己小時候經(jīng)歷過一次事故,右耳的聽力嚴重受損,她說自己父親是日本人,母親是中國人。她說自己從未去過中國,對中國的想象全部來自于他那部小說。
她等待著喬意繼續(xù)發(fā)問??伤辉敢猓辉竼査U些失聰?shù)氖鹿?,不愿對她如何失去母親表示遺憾。每個人自以為獨特的生活體驗其實都何等乏味和普通。
他夾起一塊魚腩慢慢咀嚼,悄然下逐客令。
——你最近在寫作新的作品么?井上忍問。
——在寫一部新的小說,大部頭,沒人見過的寫法……已經(jīng)寫了十年,慢工細活。喬意說,他也用這個理由搪塞自己。他知道自己已多年寫不出任何東西,這對于一個作家來說是提前到來的死亡。
——您來尋找靈感么?
——不,度假。
——一個人?
喬意沉默半晌,決定坦然相告:他原本和未婚妻,不,前未婚妻來此處度蜜月。她卻離開了他。
他的前未婚妻叫做姜夕,他們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第二次見面就確定了關系。兩人從一開始就像搭檔多年的網(wǎng)球?qū)κ忠粯幽?。他青年就養(yǎng)成了熬夜的習慣,即使沒有工作也要熬到凌晨,姜夕則保持著清晨起床的習慣,如同上班一樣去工作室,畫到傍晚回家,路上買做晚飯的食材。
兩個人都無聲無息,無欲無求,如同一個人在不同時區(qū)的分身。這種日子過得太舒服,以至于喬意向她提出了結婚的請求,她愉快答應了。原本的計劃是在她完成臺灣的畫展后去領證,可她去臺灣之后,就不再回復他的短信和電話,喬意展示了一個中年男友所能擁有的最大程度的包容與體諒,發(fā)郵件讓她準備好了再聯(lián)系他。一個月后,他收到了她寄回的訂婚戒指,一枚貴重的的水滴形鉆戒。
曾經(jīng)的同儕開始接二連三地經(jīng)歷慢性病的折磨、喪偶、抱孫,他恥于和他們分享“失戀”這種奇遇,只好自己獨自一人承受這小型的死亡——什么是死亡?就是世界加上你,再減去你。
這時,已經(jīng)被他遺忘的酒店打來電話,確認他是否要入住。他想起高昂的預約金,說自己會如期到來。
——或許她離開你是好事,這樣的結局比無愛的婚姻直到死亡要好。井上忍聽完他的講述,輕聲說。
喬意被她的話刺痛了,或許是因為她暗示姜夕并不愛他,或許是因為死對她來說并沒有那么久遠。他不需要一個來自半大孩子的安慰,幾乎要大聲地斥責她:你是誰?你憑什么這樣說?然而他終于努力克制了怒火。
——或許你不夠了解她。井上忍說。
喬意再次被她的假設激怒了。他想起,姜夕也曾經(jīng)問過他同樣的問題,在她去臺灣開畫展的前夜,他們最后的對話因為不斷在腦海中倒帶和定格變得支離破碎,顆粒畢現(xiàn)。他在客廳看球,她穿著睡衣突然出現(xiàn)在門口,問他是否了解她,他躲避她的問題,說她這是明知故問。
——了解一個人即不可能的,也沒有必要。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