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蒲香坊

洗手間里的主權 作者:陶杰


倫敦是國際都會,各國菜式薈萃,上佳的各式菜館星羅棋布,但并不如東亞都會之有“食街”之設,為游客提供美食文化的焦點。

真要找出一條“食街”,余以為應以倫敦西區(qū)武士橋一條名為“蒲香坊”(Beauchamp Place)的小街,有冠以此名的資格。其實城中一等的菜館云集,并不局限于蒲香坊,該街鄰近與之平行的幾條巷道,可視為倫敦的“食區(qū)”,歐亞各式珍饌薈萃于此。食在倫敦,老饕到英京一游,斷無放過此區(qū)之理。

近半年來蒲香坊內一家意大利菜館圣羅蘭薩的新聞風頭最勁,事緣此館為王妃戴安娜鐘愛的食肆,時與閨中三兩密友到此品嘗。菜館女主人瑪麗亞與王妃熟稔,據(jù)說還時時讓出餐館隔鄰一所公寓予王妃作“私人用途”。王妃的傳記出版后,圣蘭薩聲名大噪,許多“勢奴”(Snob)之士趨之若鶩,希望在用餐時偶然“發(fā)現(xiàn)”王妃在鄰座,以備他日成為足可向親友炫耀的社交話題。此館所奉各式意大利菜并無特別之處,但由于是上流社會寵幸之所,價錢自然貴很多。餐館的名氣實在太大,反而一概謝絕所有信用卡,若以為有一張無消費上限的“金卡”,自動持有成為該“城中第一館”的上賓的資格,一定自討沒趣。英國文化有時不乏“不按牌理出牌”的成分,此即一例。來自暴發(fā)戶充斥的東亞社會的食客,大概會感到不可思議。

坊內另有一英國海鮮菜館,女主人出身貴胄之家,年華雙十,親自招呼食客,說一口高貴而標準的英王英語(King\'s English)。本地食客再西裝煌然,口音不對,在這位卓文君面前必自感矮了一截,坐得渾身不自在。她卻不慌不忙,以雍容有度的雅姿把家制的菜式一道接一道端出,從上佳的第一道海鮮魚到咖啡,讓人齒頰留香,這便是充滿階級特色的英國美食文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