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酒館與酒吧

洗手間里的主權(quán) 作者:陶杰


英國的酒館遍地,是英國男士生活的軸心部分。英國人晚間上酒館,一杯在手,幾番消磨。但英國對酒鬼的立法甚苛,晚上十一點鐘以后一概不準賣酒,于是酒鬼夜夜在十一點以前沖線豪飲,以致在這個時間以后處處可見搖晃而行、倚著街燈嘔吐的醉漢。歐洲其他國家沒有對酒館強設(shè)這種賣酒時限,好酒者飲得從容,通宵達旦,醉倒在街頭的劉伶之徒便比英國少得多。因此從表面看來,歐洲他國之人酒量更佳,實在其中有英國對酒館的時限法令弄巧成拙的緣故。

英國的酒館(Pub)是一大國粹,許多城鎮(zhèn)的酒館有四百年以上的歷史。老酒館裝修擺設(shè)兼有懷古的幽思,以都鐸時代黑橡木為建筑架構(gòu),配以熊熊的壁爐,置以柴薪,墻壁上掛些盔甲古劍。近代一點的,更以世紀初的Art Nouveau為設(shè)計風格,鋪上褪色而干干凈凈的柚木地板,墻上掛以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倫敦舊街景的明信畫片或是銅版蝕刻的英國風景。置身其中,酒過三巡,喝到微醺之處,一時幻覺身邊鬼影幢幢,都是王爾德或約翰遜博士一類高雅的幽靈,圍過來談文論藝。惺忪醉眼,滿座衣冠,又幾疑是誤闖進克里斯蒂的偵探小說世界。

美國的酒吧(Bar),相對之下歷史感好像淡薄得多。美國的酒吧大都少不了一臺點唱機,播出黑人歌王納京高(Nat King Cole)的《月亮河》,男性磁音的旋律如夢,最多只能把醉客帶回肯尼迪時代,許多人大概仍記得古巴導彈危機爆發(fā)的時刻,正在酒吧里酒意正酣。杯中醇醪,原來像一條甘洌的長河,通向歷史古遠的彼岸。

至于啤酒,美國人叫Beer,英國人叫Lager,更是國情各異。Pub與Bar的分別,一如“茶樓”與“酒樓”:前者傳統(tǒng),后者現(xiàn)代,點心雖無二致,若論風味,我仍寧進“陸羽”或“蓮香”。酒館與酒吧,亦可作如是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