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招隱寺15(3)

春盡江南 作者:格非


九十年代中后期,元慶曾有過一段短暫的發(fā)跡史。他依靠倒賣鋼材起家,在梅城擁有了自己的成衣公司和一棟酒樓。隨后他開始涉足印刷和水泥業(yè),公司總部也搬到了鶴浦的竇莊。他每年捐給學校和慈善機構(gòu)的款項,動輒數(shù)百萬,可從來沒有給過端午一分錢。用元慶的話來說,那是出于對知識分子的尊重。

這話怎么聽,都有點不太入耳。

后來,他遇到了四川人張有德。兩人合伙,把竇莊對面的村莊和大片土地整個盤了下來。這個村莊名叫花家舍。南邊臨湖,北邊就是鳳凰嶺,原本是一個大莊子,可近年來,隨著青壯年外出打工,這個地方日益變得荒涼而破敗。兩個人以十分低廉的價格將它租了下來,打算將它建成一個與世隔絕的獨立王國。

元慶與合伙人對重建花家舍這個項目一拍即合??墒?,在制訂獨立王國未來藍圖并設計它的功能的時候,兩個人產(chǎn)生了無法彌合的分歧,甚至連項目名稱都無法達成一致。合伙人醉心于水上游樂項目,一心想打造依山傍水的高檔別墅區(qū),或者干脆開發(fā)娛樂業(yè)。原則只有一個:來錢快。他從四川招來了大批的川妹子,有意將花家舍改造為一個合法而隱蔽的銷金窟。張有德還給這個項目取了一個名字,就叫伊甸園。

元慶更傾向于“花家舍公社”這個名稱。至于這個“公社”未來是個什么樣子,元慶秘而不宣,端午也無從知曉。有一天晚上,一家人難得有機會聚在一起吃飯。元慶張口閉口不離花家舍。說起花家舍“大庇天下寒士”的宏偉遠景,新婚的家玉不客氣地打斷了大伯子的話,笑道:“你眼前就有兩個窮光蛋在這兒擺著,什么時候也順便庇護一下子?”元慶自然沒有接話。

哥哥和張有德終于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凡是張有德堅持的,哥哥就堅決反對。反過來,也是一樣。元慶的身邊,也漸漸地聚起了一班人馬,都是當年“秘密組織”的骨干。當時,這些人大都潦倒、失意,滿足于在老田主持的《鶴浦文藝》上發(fā)表一些“豆腐干”文章,換點稿費貼補家用,對于金錢沒有什么抵抗力。他們很快被張有德悉數(shù)收編,對哥哥反戈一擊,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元慶終于想到了弟弟。他曾找端午談過一次,勸他離開地方志辦公室,跟他去花家舍“主持教育”,助他一臂之力。端午敷衍說,他要好好考慮一下,實際上也是一種委婉的拒絕。

元慶似乎并不把他與張有德的分歧放在眼里。他先后去了安徽的鳳陽、河南的新鄉(xiāng)和江蘇的華西,進行了幾個月的考察,結(jié)果讓他大失所望。他對于掛羊頭賣狗肉一類的勾當深惡痛絕。最后,他在日本的巖手縣,終于找到了一個差強人意的公社范本。當他從日本回來,興致勃勃地向合伙人展示他所拍攝的照片時,后者已經(jīng)在考慮如何說服元慶撤資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