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強國雄關真如鐵,從頭越(1)

輝煌的豐碑 作者:鵬鳴


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是人類共同的愿景。

然而,在這條道路上跋涉必定會遭遇天災人禍、電閃雷鳴或泥濘荊棘,有的民族消亡了,有的民族被同化,有的民族忍辱負重,有的民族愈挫愈勇登頂高峰引領世界潮流!

國家民族的命運跟個人家庭的命運息息相關,難以割舍!

正如一首歌中所唱:

都說國很大

其實一個家

一心裝滿國

一手撐起家

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

在世界的國

在天地的家

有了強的國

才有富的家

……

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繁衍生息、一脈相傳,歷經(jīng)了最燦爛輝煌的歲月,也經(jīng)受了長達百年的恥辱磨難!

從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到不屈不撓填海的精衛(wèi)……從女媧補天點燃中華文明的薪火到大禹治水為民造?!瓘那厥蓟蕶M掃六合統(tǒng)一中國到漢唐盛世文化昌明、威名遠播……從風雅富庶的大宋到手工業(yè)生產(chǎn)發(fā)達、經(jīng)濟繁榮的明朝……從康乾盛世的“天朝上國”到風雨飄搖的半殖民地……我們穿行在近現(xiàn)代時而晦暗、時而光明的歷史隧道里,從鴉片戰(zhàn)爭到甲午海戰(zhàn)到戊戌變法,從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摧毀封建帝制到毛澤東帶領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創(chuàng)建中華人民共和國,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披荊斬棘、攻堅克難,開辟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鏗鏘激昂、腳步堅實地向強國邁進!

強國之路漫漫兮,上下求索

1840年的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閉關鎖國、不思進取、滿足于虛假繁榮表象的大清帝國被西方列強明火執(zhí)仗惡狠狠地打翻在地,敲詐勒索,而清政府唯唯諾諾、點頭哈腰不敢辯駁。從此,國門洞開,權貴低三下四,國民尊嚴全無,斯文掃地……盡管朝中有一批忠貞死節(jié)之士想力挽狂瀾,可是清朝這艘大船底部腐朽爛掉,洶涌的波濤滾滾而來,沉沒在所難免,只是個時間問題。

清朝的股肱之臣李鴻章在一份奏折中哀嘆:“臣竊惟歐洲諸國,百十年來,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國,闖入邊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載,亙古所未通,無不款關而求互市?!?/p>

帝國列強的數(shù)千聯(lián)軍耀武揚威,清朝百萬軍隊一觸即潰;神州山河破碎,已經(jīng)到了民族存亡之秋!

康有為在《三月十七日保國會上演講辭》中痛心疾首:“吾中國四萬萬人,無貴無賤,當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籠中之鳥、釜底之魚、牢中之囚,為奴隸,為牛馬,為犬羊,聽人驅使,聽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變?!?/p>

指望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銳意革新、拯救中華民族于水火是癡心妄想,家天下的慈禧大放厥詞說,江山社稷“寧贈友邦,勿與家奴”。

廣東人孫中山在澳門、廣州行醫(yī)過程中目睹了清政府的賣國、專制、腐敗,產(chǎn)生了反清、以資產(chǎn)階級政治方案改造中國的想法,并經(jīng)常發(fā)表反清言論,與此同時,他積極與改良主義者何啟、鄭觀應等人交往。

起初,孫中山還對清廷抱有一絲幻想,他潛伏鄉(xiāng)間用10多天的時間挑燈夜戰(zhàn)、奮筆疾書草擬了《上李鴻章萬言書》,主張“富強之大經(jīng),治國之大本”在于“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

孫中山這時候還是個理想主義者,想法較為簡單。他放棄收入不錯的醫(yī)生職業(yè),毅然投身于政治,滿懷熱情地拿著”萬言書”遠赴天津上書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李鴻章哪里瞧得上這個來自村野的凡夫俗子,大門都沒讓孫中山進,讓他哪里來哪里玩兒去。

孫中山碰壁后轉道北京、武漢游歷,體察民情,觀察國內形勢。轉了一圈之后,他胸有成竹,又趕赴天津,要求拜謁李鴻章。

當時,中國內外交困,形勢岌岌可危,李鴻章就像是一個救火隊長,哪里有棘手之事,他就要奔赴哪里擺平,疲于奔命,心似油煎。李鴻章對孫中山那套革新政治的主張不感興趣,又聽聞他登門來訪,很是不爽,嚴詞拒絕面會。孫中山又一次吃了閉門羹,心涼似鐵,對清政府徹底絕望,暗下決心要推翻腐朽沒落的大清王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