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別再笑我,不是瘋了,只是撥云見日,欣喜若狂。
大學里有哲學系,社科院有哲學研究所,我不知道吃陽明飯的人有多少,我只知道那一刻,我的心,與陽明之心,離得比誰都近。
五百年前的那個午夜,萬籟俱靜,陽明的仆人早已入睡,忽聽得主人叫喊,都從夢中驚醒。眾人跑到石棺跟前,但見主人歡呼雀躍,不禁面面相覷。
貴州講學
雪萊說,冬天過去了,春天還會遠嗎?隨著正德三年冬季的離去,陽明度過了龍場最艱難的歲月。
正德四年的春天,貴州提學副使(貴州省教育廳副廳長)席書來到龍岡書院考察。
席書,弘治三年進士。正嘉之際的風云人物。
風云人物咋給扔到這窮鄉(xiāng)僻壤來搞希望工程了呢?
原來,小席同志比較正直,當年在戶部員外郎(財政部副司長)任上時,云南發(fā)生了一場大地震,災情嚴重,人心惶惶。
朝廷派南京刑部侍郎樊瑩到云南巡視,樊瑩調(diào)研的結(jié)果是,當?shù)卣挠谡?,救災不力,導致天災釀成人禍,于是上疏朝廷,請求罷免玩忽職守的地方官員。
對此,席書同志有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云南發(fā)生天災,責任不在云南,而在朝廷。整個國家猶如一個人體,朝廷是元氣,地方是四肢,元氣受到損害必將從四肢散發(fā)出來。此刻四肢出了問題,不從元氣上找原因,只把四肢砍掉,是本末倒置。
小席啊小席,人家小樊同志才找好替罪羊,你就把臺給人拆了,這不是給領(lǐng)導添亂嗎?一看就是基礎(chǔ)沒打牢,建議回家溫習溫習《左傳》,領(lǐng)會一下什么叫“多難興邦”。
于是,小席同志帶著一套具有極高收藏價值的精裝版《左傳》向貴州進發(fā)。
到了貴州,小席深感當?shù)氐奈幕逃浅B浜?。俗話說,沒文化真可怕,要改變嚴峻的現(xiàn)狀,還是得從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質(zhì)抓起。
問題是貴州這地方一窮二白,哪個老師愿意到這來教書?
席書欲哭無淚:官場不好混,辦學無經(jīng)費。頓時感到念了十幾年書,還是幼兒園比較好混。
(★pic25左傳.tif
《左傳》書影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shù)抗哪辏ㄇ?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jīng)典之一。)
天上掉下個王陽明。
席書當年在京城時就知道王陽明,也知道他和湛若水一幫人天天切磋學問,攛掇著怎么成圣。感覺這幫人弄不好哪天就集體羽化登仙了,因此一直和他們保持著距離。
而且他聽說王陽明一直對官方立為取材標準的朱子之學頗有微詞,怕請他講學會帶壞小朋友。
可不請王陽明后果更嚴重,與其讓小朋友被當?shù)氐男』旎鞄模蝗缱屚蹶柮鲙?,至少還能做一個有文化的流氓。
于是,席書帶著疑慮和希望,來到了龍場,見到了王陽明。
二人當年在京城時也是同僚,雖說只是見面打招呼的那種,但在這里相遇,還是倍感欷歔。
稍事寒暄,席書就直奔主題,請教朱陸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