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心即是理(2)

明朝一哥王陽明 作者:呂崢


同樣,沒有多少女人會真心在男人身上花時間了。現(xiàn)在的女人都功利現(xiàn)實,如果你不是千萬富翁,就別以為女人在打你的錢的主意。何況這個時代,女人想賺錢方法有很多,既直接又快捷。

人生百年,幕起幕落而已。認(rèn)真地逢場作戲吧,至少當(dāng)時,你們是在乎彼此,相信愛情的。至于以后,以后誰也不知道。

愛真是一個復(fù)雜的命題,難纏的東西。得不到的永遠(yuǎn)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在一起時膩得煩了爭吵不斷,天各一方又盯著手機猜疑糾結(jié)。有人心痛剛過換個人又卿卿我我,有人很想看破拒絕再說愛你愛我,總之幾乎無人能夠逃脫愛的漩渦。

再加上各種秘籍寶典充斥坊間,搭訕有“3秒鐘法則”,追美女有顛簸不破的“打壓法”,一個個直煉得火眼金睛,小心翼翼,欲擒故縱,若即若離。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人生的三重境界反復(fù)經(jīng)歷輪回,你暗戀過,失戀過,得意過,曖昧過,終于有一天,你心力交瘁,無意再愛,權(quán)衡利弊之后找了個差不多的人結(jié)婚了事,美其名曰:愛的人不一定要結(jié)婚,結(jié)婚的那個不一定是愛的。

上帝不怪你忘了愛的顏色,但你不該為了粉飾就信口亂說。愛是一種病態(tài)的享受,這注定了她只有一種顏色—還記得第一次暗戀時的感覺嗎?魂不守舍,時常傻笑,聽見他(她)的聲音就莫名興奮,看見他(她)的笑容便春心蕩漾。

這是愛。

簡單,質(zhì)樸,剔除一切雜質(zhì),直指內(nèi)心。

還有一樣?xùn)|西,叫“理”。

心即理。

風(fēng)蕭蕭兮梧桐中,雨點點兮芭蕉上。

那個雨夜,陽明睜開雙眼,緩緩道出了這三個字。一道閃電劃破長空,驚雷轟然作響。

三千世界,云煙幻滅;寰宇之內(nèi),盡為我心!

這一切,只源于他悲憤,無奈的終極追問:“圣人處此,更有何道?!”

圣人處此,更有何道?!圣人處此,更有何道?!圣人處此,更有何道?!圣人處此,更有何道?!……

反復(fù)地想,反復(fù)地問,直至累了、倦了,他想到了周文王。

當(dāng)年文王被幽禁,也是無書無友,卻反復(fù)演練,終于演繹成了《周易》。

心念及此,陽明忽地眼前一亮:《周易》所講的一切,不正是天人合一嗎?人性秉承天地之氣而生,是人與生俱來的秉性和天賦,與天理連成一體。真的是這樣嗎?

再想想孔子。子貢不是說孔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嗎,為什么?因為孔子之性是他與生俱來的秉性,而天道是世間萬物蘊含的道理、變化的規(guī)律,孔子之心與萬物之理,孔子所秉之性與萬物日夜變化之規(guī)律的溝通契合,是一種說不明道不白的心靈和宇宙的碰撞,他人如何“得而聞”?

陽明頓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所謂的天理,圣人之道,全在我心中,全在我與生俱來的秉性中,為圣之道,只需向自己內(nèi)心深處去挖掘和尋找。

那是怎樣的一個時代,孕育出來的思想?試問五百年前和今天區(qū)別有多大?

答:人生代代無窮矣,江月年年只相似。區(qū)別不大。

那個年代充滿了躁動、懷疑、批判、愛來愛去以及色情文學(xué),但同時它又充滿了變數(shù)與希望。

歷經(jīng)風(fēng)雨如晦的朝廷,亂象紛呈的輿論,光怪陸離的一切,時代終于選擇了王陽明,喊出了振聾發(fā)聵的聲音:

眾神已死,我是上帝!

(ZGGJCTJJ-499 詠柳 1.tif)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