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倫:您1975年訪華時,毛澤東已是過去的代表,而鄧小平則代表著未來。這位新人在您面前表現(xiàn)如何?
施密特:很明顯,毛澤東鑒于他的健康狀況,已經(jīng)不可能繼續(xù)長期掌權(quán)。周恩來(生于1898年,卒于1976年,逝世前任中國總理)同樣已經(jīng)病得很重。至于鄧小平將來會起什么作用,當時還不大明朗。不管怎樣,他當時以副總理身份到機場迎接我。我們檢閱了儀仗隊。那時候還在機場檢閱,現(xiàn)在已經(jīng)改在天安門廣場或人民大會堂的前廳舉行了。
隨后我們一起乘車進城。當時汽車要跑大約30分鐘,現(xiàn)在需要一個小時或者更長時間。
我們一邊談話,我一邊頻頻向窗外望去。當時看不到汽車,只有自行車。幾千輛沒有燈的自行車。如果路上有幾輛汽車,那也是锃亮的黑色高級轎車,里面坐著某位政府官員。
出乎意料,北京給我一種“非中國”的印象,特別當行程臨近結(jié)束,行駛在長安街的時候。幢幢辦公大樓更像是斯大林主義式的,這里和其他共產(chǎn)主義國家一樣,讓人感到荒涼。
西倫:長安街是戰(zhàn)后建成的一條橫穿老北京的寬闊的東西軸線。當時,您是從車窗往外看得多呢,還是同坐在您一旁的那位強人談得多呢?
施密特:我當然對中國是個什么樣子很好奇,而且我知道,以后幾天還有時間同他詳談。
西倫:但您一定想從外貌上對他打量一番吧?
施密特:是的。鄧小平個頭很小,身穿藍色毛式制服,有一張普普通通的面孔,幾乎算得上一個瘦弱的人,頭一眼看去,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首次談話十分禮貌,非常有外交風度和克制,所以對他的第一印象很難立即改變。不過我還是馬上注意到,他身上有一種頑強的東西?;蛟S這也是因為我已經(jīng)知道,他曾經(jīng)兩次被打倒過。他開始引起我的興趣。
在同毛會談之前,我們已經(jīng)詳盡地交換過意見。鄧小平讓我先談,問得很多,卻謹慎地避免自己表態(tài)。后來我才明白,他是想等著看毛澤東對我是個什么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