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叔巖的起居時間與常人不同,傍晚才起床,半夜才開始在自家的后墻根吊嗓子。關(guān)于他的吊嗓子有兩種傳說,一是他采取的前后順序與常人不同,時常是從花臉開始,先把嗓音扯寬,然后再回歸老生,把立音再唱出來。再一種,是先吊搖板或散板,逐漸再向原板慢板轉(zhuǎn)。我曾聽多位老先生談起,但年代久了,記不得了。今天如有青年老生想知道真切,那就快向余派前輩劉增復請教,他已經(jīng)九十有八啦。但無論如何,余氏吊嗓子的程序是有講究的。外人想學,也是學不到的。何況他生活起居與常人不同,你又輕易能進入到他的吊嗓之所?
他在哪兒吊嗓呢?在其后院。什么時間?后半夜。于是就有北京的余派戲迷,深更半夜趴到余宅后墻的墻根,一忍就半宿,專等余大名伶開口。這事后來被余本人知道了。余非常不高興,想學戲就走正路來學,何必半夜趴后墻來偷?他讓家人在緊貼后墻處放了把梯子,每每臨唱之前,先派家人登梯子往外瞅瞅有人沒人。如果有人,余大奶奶就會開罵;如果沒人,余老板再唱不遲。如果遇到是榮春社學唱戲的孩子,余大奶奶則和顏悅色地說:“從正門進來吧,天這么冷,先喝幾口熱水,再到后院去聽,來得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