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的第一本書《新生》是為同行詩人而作。他的第二本書《論俗語》是為受過教育乃至學識淵博的讀者而作。他開始動筆寫第二本書之前,先寫了另一本書的第一部分,然后兩本書的創(chuàng)作齊頭并進。另一本書的書名叫《饗宴》,是用意大利語寫的。書是寫給那些沒時間學習拉丁語的人,給“王子、男爵及其他男女王公貴族們,因為他們說的是方言,且不是學者”。但丁扮演了一個道德家和教育者,面向讀者之廣是他從未想過要觸及的。
他的計劃是總共寫15個部分,開篇為介紹部分,接下來是對他14首合組歌的闡釋。闡釋分兩部分,一是字面的闡釋,提供的是科學的信息,一為寓言闡釋,起道德教化之功用。這本書抱著高尚的、寬懷大度的教育目的:但丁的思想閃爍著快樂,因為他在傳播他所信仰之真理,并且憑借他的天分教導人們如何才能步入人間正道。這部書如果完成的話,必然是一本鴻篇巨制。事實上,他只解釋了三首合組歌,書一共只有四個部分。如果完成的話,這本書可能會超過30萬字,會成為他的代表作。
這里有一個問題,按他當時的想法,如何讓這么廣泛的讀者讀到他的作品?他一開始也是以額外的講座形式講授的么?書中有幾處地方表明當時可能以講座的形式呈現(xiàn)過。有一處,他使用了單詞voluptade(愉悅),并說“我說的并不是voluntade(意志)”,我說的單詞里有一個“p”。另一處,他用了adorana(裝飾),并說:“這個單詞是動詞,不是名詞,我是說,是動詞,陳述語氣的現(xiàn)在時,第三人稱單數(shù)?!边@些補充語顯示他在作講座,而后來被如實記錄了下來。另外,下面我們會看到,在第一部分,他還對自己潦倒的衣著表示尷尬。
然而,如果光靠口頭演講自然不能達到他的既定目標。為了達到持久的效果,須將作品流傳開來,讓讀者閱讀、討論。在博洛尼亞有很多抄寫員。但他哪有能力支付報酬呢?或許因他那本討論意大利方言的作品從大學獲得的酬勞在這里派上了用場。若是如此,便能解釋他為何要同時開工寫兩本書。可能的情況是,兩本書的一些章節(jié)復制抄寫后,便立即發(fā)售,然后就會進得若干收入。但需求或許陷入了停滯,導致兩本書均未完成。迄今并未出現(xiàn)其他讓人信服的解釋。
他在寫《饗宴》時,既有個人的日程表,也有個公共日程表。但丁于貝特麗采去世后為“溫柔女郎”所作的詩歌手稿廣為傳閱。但丁聽到傳聞稱有人批評他對初戀不忠誠。他開始證明這是個誤解,他還希望能賦予其創(chuàng)作的合組歌重要的文化意義。
但丁對公眾對自己作品的看法十分敏感,也十分在乎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他開篇的用語博取同情,語氣直接而親密,幾乎讓我們能看見、聽見他正受到接見。
如果宇宙之主當時另作他想,人們可能就不會這么惡毒對我,我也不會飽受不公正的懲罰,我是說,流放和貧窮。佛羅倫薩乃羅馬最美麗、著名的女兒,而她的子民斷然將我從她甜蜜的胸懷驅離。我曾生于此、長于此,如果她接受,我全身心地愿意將我疲倦的靈魂棲息于她的胸懷,結束貧窮的日子,結束四處的流浪,意大利語所及之處,我盡游遍。我不要再做一個旅人,不要再做一個乞討者,不要再承受命運的折磨,不要再受委屈傷痛卻還擔負著罪人的名號。我實乃一艘船,沒有帆、沒有槳,任由灼人的貧苦之風,將我吹向四處的港口、水灣與海岸。很多人憑我的聲譽本以為我應是更好的模樣,見我之后不再待見我的人和作品,不管是我已寫的還是將來要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