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特麗采到底對但丁心存何種感受,對但丁將自己理想化的作法作何感想,我們只能加以猜測。不管是她自己還是她的丈夫,或許都懷揣某種自豪感。因為她竟然被這樣一位受人尊敬的詩人奉為萬眾矚目的愛慕對象。我們可以想象,當成年的貝特麗采一襲白衣,在兩名年長女子的陪伴下,高雅地走在佛羅倫薩的街上,與但丁相遇,優(yōu)雅地向他問候。而隨后,她便因但丁對一個“幌子女人”過度熱情感到冒犯,路遇但丁而不加理會,扭臉以示輕蔑。面對但丁因自己的出現(xiàn)而難以自持、身陷尷尬時,她又和其他女人們一道毫無憐憫地大加嘲笑。在一首未收入《新生》的詩中,描繪了貝特麗采躋身于一群女人中間,慶祝萬圣節(jié),艷壓群芳。而但丁直視其面容,看見了天使的模樣。不管她現(xiàn)身何處,都能激發(fā)人們對美德的向往。她愿意時,施予問候,這對但丁無異于救贖,讓他心中充滿對全世界的熱愛。在一首詩中,但丁描寫自己看見貝特麗采走在卡瓦爾坎蒂曾深愛的喬瓦娜身后,心中欣喜不已,在詩后的評論中,他將此闡釋為施洗者圣約翰最先見證過的主基督之啟示。在他為該詩撰寫評論時,他將自然之物視為超自然意象的理念已經達到更高的境界。為了更好地將貝特麗采和這一意象以及其他想象聯(lián)系在一起,他決意專門對此進行研究并思考,以便—正如其在作品末尾所言—為貝特麗采寫出從未在寫給女人的詩篇中表達過的詩句。
至于貝特麗采的長相,但丁說她膚色如珍珠,但并不過分蒼白。在《煉獄篇》中,他說她的眼睛麗如翡翠。若但丁意指貝特麗采的眼睛是綠色的(有人不同意此論;關于貝特麗采的諸多言論都有爭論),那么她的頭發(fā)應該是褐色的。這就解釋了為何她的膚色有些蒼白,這是紅發(fā)者的特點。她是個虔誠的信徒,對圣母瑪麗亞崇敬有加。我們不知道她在何處受的教育,很可能于女修道院學校師從修女學習。當她父親過世時,她悲痛欲絕,雖然當時她已為人婦,離開了娘家。她在第二年便過世。我們不知道她是否有子嗣,她也有可能正是死于分娩。但丁在第三首合組歌中說,她既未打冷顫又未得熱病,突然就去世了。
在詩后的散文中,但丁說并不打算討論“她的離去”,指的是她的去世,不過更可能是指她的葬禮。他給出避談此話題的3個理由:一、這不屬于該書話題范圍;二、他找不到合適的語匯來描寫這一話題;三、會讓他有自夸之嫌。對此說法,有一個不太令人信服的闡釋,認為對但丁而言,談論貝特麗采之死會對于她自己以及對于但丁本人都是一種光輝。 他只透露了她死去的時間是1290年6月9日9時,這是根據(jù)阿拉伯、敘利亞和羅馬日歷計算的,在時辰、日、月和年上都和數(shù)字9對應,而貝特麗采也似乎總和數(shù)字9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葬禮在佛羅倫薩是非常公共的事務,而哀悼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之死,其父親聲名顯赫,其夫亦為杰出公民,必定全城皆知。但丁乃知名詩人,他為逝者所作的詩歌會傳誦四方,但丁也是她兄弟的密友,因此極有可能被邀為上賓,甚至為主要送葬人之一。當時場景理應如此。甚至可能,他一首獻給逝者生前的詩會在葬禮上被朗誦或歌唱,或更有可能的是,但丁稱在貝特麗采死后用拉丁語所作的那首挽歌會在葬禮上被大聲誦讀。因此,如果但丁談論這個話題,確實有自我美化之嫌,這可能也正是他口中隱晦提及的避談“她的離去”的第三個原因。這應該不可能僅指她的死去。關于這一點,他還花了相當?shù)钠劶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