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打破了慣例,她在卜萬蒼執(zhí)導的《三個摩登女性》中成功地扮演了女工周淑貞,令觀眾耳目一新。業(yè)內人士不禁驚贊:她的戲路真寬,適應力真強,與宣景琳一樣,仿佛“千面觀音”。此后,她扮演被黑惡勢力壓迫得抬不起頭來的弱女子、被有錢人攀折的倡條冶葉、打破傳統婚姻觀念的新女性、覺悟而激進的時代青年,演一個是一個,真正做到了形神畢肖。影帝趙丹對阮玲玉的演技贊不絕口:“穿上尼姑服就成為尼姑。換上一身女工的衣服,手上再拎個飯盒,跑到工廠里的女工群里去,和姐妹們一同上班,簡直就再也分辨不出她是個演員了?!辈啡f蒼引領阮玲玉進入多彩多姿的電影世界,又幫助她錘煉演技,難怪阮玲玉一直視他為無可替代的恩師。
阮玲玉的藝術感悟力極強,表演時分寸把握得恰到好處,每當她掌握了一個角色的精神基調之后,就不再需要日思夜夢,而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從容自如地進入角色。對此,聯華影業(yè)公司的《聯合畫報》第五卷第七期上有一段評語恰如其分:
各導演言,演員拍戲時,重拍最少者,女為阮玲玉。阮玲玉拍戲極能領略劇中人地位,臨搖機以前,導演為之說一二句,即貫通理解。拍時,喜怒哀懼,自然流露:要哭,兩淚即至;要笑,百媚俱生。甚有過于導演所期水準之上者,此密斯阮之所以獨異于人也。
做導演的都希望遇到阮玲玉這種能隨時入戲的演員。開拍前,只須稍加點撥,她就能充分理解導演的意圖,在大多數情況下,總能一拍即成,極少返工,其他演職員也跟著少受許多勞累。尤其令導演感動的是,即使阮玲玉對導演具體規(guī)定的某些形體動作不以為然,也不會在鏡頭前停頓下來,去與導演爭長論短,而是滿懷信心地表演出她所理解的角色,使導演心悅誠服。
1933年元旦,《明星日報》在上海創(chuàng)刊,為了招徠讀者,擴大銷路,報社發(fā)起了評選“電影皇后”的讀者參與活動。這果然是一個金點子,影迷投票十分踴躍,短短兩個月內,即收到數萬張選票。2月28日,《明星日報》邀請社會各界名流舉行揭曉儀式,結果,明星公司的胡蝶以超過兩萬票的人氣指數名列第一,榮登“電影皇后”的寶座,天一公司的陳玉梅和聯華公司的阮玲玉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胡蝶當選“影后”,與她在電影藝術方面的造詣固然分不開,與她是明星公司的當家花旦也大有關系。1933年,胡蝶與宣景琳聯袂主演的《姊妹花》在上海新光大劇院上映,創(chuàng)造了連映六十四天,總計三十四萬元的票房最高紀錄(這一紀錄一年后被王人美主演的《漁光曲》刷新)。胡蝶在此片中一身而二任,飾演性格和命運迥異的孿生姐妹角色,以傳神的演技和美麗的容貌征服了不計其數的觀眾。胡蝶塑造的銀幕形象多為雍容華貴、端莊嫻靜的淑女,這比阮玲玉飾演的底層角色更能討人歡心,她的觀眾緣勝過阮玲玉,正如大觀園中薛寶釵的人緣勝過晴雯,一點也不奇怪。若單純論演技的高低,阮玲玉則不僅可與胡蝶匹敵,而且還要勝出一籌。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容貌。當時市民階層觀眾的普遍看法為:胡蝶、阮玲玉均為美艷女星,論儀容,胡蝶無阮玲玉之俏麗,阮玲玉無胡蝶之端莊;論藝術,則阮玲玉之表演活潑生動,作風浪漫,易受人愛,也易為人輕視;胡蝶演戲時有板有眼,態(tài)度落落大方,有人喜歡亦有人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