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主事鉆營買通名妓 管家索賄說動昏官
酉時剛過,掛在夫子廟檐角上的夕陽已經(jīng)一縷一縷地收盡了。秦淮河一曲碧波,也漸次朦朧起來。胡自皋坐著一乘四人暖轎,興沖沖地來到倚翠樓。
自從燕王朱棣篡了侄兒建文帝的皇位,把個皇城遷到北京,這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欽定的首都南京,便成了留都。但因為明太祖的皇陵在南京,龍脈之所出的安徽鳳陽也離南京不遠,朱家后代的皇帝,出于對祖宗的尊敬,至少在名分上,還是保留了南京的特殊政治地位。除了內(nèi)閣之外,一應(yīng)的政府機構(gòu),如宗人府、五軍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詹事府、翰林院、國子監(jiān)、太常寺、鴻臚寺、六科、行人司、欽天監(jiān)、太醫(yī)院、五城兵馬司等等,凡北京有的,南京也都保留了一套。北京所在府為順天府,南京所在府為應(yīng)天府。不過,北京政府管的是實事兒,而南京的政府,除了像兵部守備、總督糧儲的戶部右侍郎、管理后湖黃冊的戶科給事中這樣為數(shù)不多的要職之外,大部分官位都形同虛設(shè)。由于實際的政治權(quán)力掌握在北京政府手中,南京的政府官員,大都是仕途失意之人,或者是為了照顧,安排來南京當一個“養(yǎng)鳥尚書”或者“蒔花御史”。盡管兩府級別一樣,但是,同樣品級的官員,由北京調(diào)往南京就是一種貶謫,由南京調(diào)往北京則被視為可喜可賀的升遷。因此,一大批受到排擠或者沒有靠山的官員都聚集在南京,盡情享受留都官員的那一份閑情逸致。
享受閑情逸致,出門有禪客書童,進屋有佳肴美妾。對月彈琴,掃雪烹茶,名士分韻,佳人佐酒,應(yīng)該說是人世間第一等的樂事。但官場上的人,除了白發(fā)催人晉升無望,或疾病纏身心志頹唐,一般的人,又有誰不想奔奔前程呢。公務(wù)之暇,可以由著性子,怎么玩得開心就怎么玩。話又說回來,當官沒撈到一個肥缺,又哪有本錢來玩得開心呢。就為著這一層,南京政府里頭的官員大都削尖腦袋,使出渾身解數(shù)鉆門路巴結(jié)北京政府中那些有權(quán)有勢的大臣,以圖在省察考核時,有個人幫著說說話。常言道朝中有人好做官,椅子背后有人,就不愁沒有時來運轉(zhuǎn)、升官坐肥缺的時候。
眼下這位走進倚翠樓中的胡自皋就正是這樣一個人。今晚上,他準備在這里宴請京城里來的一個名叫徐爵的人吃花酒。
胡自皋現(xiàn)任南京工部主事,他是嘉靖三十五年進士。合該他走運,甫入仕途,就被任命為戶部府倉大使。別小看這個府倉大使,雖然官階只有九品,卻是一個天大的肥缺。大凡國家一切用度,如永安南邑等州的銀貨,云南大甸等州的琥珀、寶玉和象牙,永州的零陵香,廣州府的沉香、藿香,潤柳鄂衡等州的石綠,辰溪州的朱砂,楠州的白粉,嚴州的雄黃,益州的大小黃白麻紙,宣衢等州的宣紙,蒲州的百日油細薄白紙,河南府的兔皮,晉汾等州的貍皮,越州的竹管,涇州的蠟燭,鄭州的氈,鄧州的膠,虢州的席,郝州的麻,凡四方所獻金玉珠貝珍奇玩好之物,都得由他這個承運庫大使驗收入庫。他說各地繳納的貨物合格,那就百無一事。他若挑肥揀瘦,偏要在雞蛋中尋出氣味兒來,得,你這貨物就交不出去。須知一州之長,除了守土安民的本職之外,第一號重責,就是按規(guī)定每年向朝廷交納這些地方上的珍品出產(chǎn)。一旦這些貨物不能按質(zhì)如數(shù)交納,等于是違抗君命,你這頭上的烏紗帽還戴得安穩(wěn)么?因此,為了上繳的貨物能順利驗收,各個州府前來送貨時,都要預(yù)先準備一份厚禮送給這個府倉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