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努爾哈赤的死因,雖也流傳著不同的版本,但是無論“毒疽”還是炮傷致死,都與袁崇煥刀兵相見、兵敗寧遠息息相關。因此,與其說努爾哈赤的死因是傷病,不如說死在戰(zhàn)無不勝的神話被一舉打破的郁悶里,而且打破神話的竟是一介漢族文官!偉大的天命汗估計至死都在費解:袁崇煥,你的身后究竟隱藏著什么難以破解的密碼?
同乃父一樣,皇太極繼任汗位后,起初也“折”在袁崇煥手里。遵化、薊州、通州等阻截戰(zhàn),都讓皇太極領教到了什么叫“折戟沉沙”。在女真人眼里,漢人就是這樣,軍事勝敗不大直接形容,喜歡用些比較含蓄的詞兒來概括。更可怕的是,漢人有文字、重文化,前人寫下打仗經(jīng)驗供后人借用。此外,前人元素還直接導致了漢人心性的復雜,這些“傳承”都在袁崇煥對后金的又打又和、吊唁供糧上得到了具體體現(xiàn)。
關于皇太極熟讀《三國》并施出所謂“反間計”、借崇禎之手除掉袁崇煥一折,實質(zhì)上是其聰明的曾孫乾隆指使當代“文豪”張廷玉重修《明史?袁崇煥傳》的結果。即便是真實發(fā)生,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樣的計策也并沒高明到哪里。因為從被捕到被殺,足有八個多月,無論皇太極故縱被俘太監(jiān)逃回向袁“捎話兒”,還是袁曾派人吊唁努爾哈赤,包括與后金之間可能存在的“議和”,時間上并不倉促,應該是可以查清的。崇禎皇帝并不昏庸,智商也不低,只是多疑。而大明王朝數(shù)百年積弊不是一任帝王短期內(nèi)便可力挽狂瀾的,這需要改革和君臣協(xié)力。偏偏崇禎抱定了一個“殺”字訣,在位十七年,所殺官員不計其數(shù),其中包括總督七人、巡撫十一人。內(nèi)閣重臣頻繁更換,先后用了近五十人。
也就是說,崇禎的人才觀和紛繁雜亂的明廷關系幫了皇太極的大忙,“自動”替他掃清了一大塊障礙。從崇禎身上,皇太極看到了“咎由自取”的成分。明廷加給袁崇煥的罪名為“咐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疑則斬帥”等,大致的意思是袁崇煥作為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工作不到位,隱瞞軍事險情,把糧食賣給蒙古和后金,枉殺有“海外長城”之譽的左都督平遼將軍毛文龍,根本不存在“謀反”這類罪名。
在這里,袁崇煥的政治定性不是焦點。從行為上看,袁崇煥是英雄,毛文龍也是英雄。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崇禎又殺了袁崇煥。這些給后金的“幫忙”之舉,絕非皇太極所能一手導演,而是大明君臣習性使然。
兩千多年的儒學熏染,讓漢室皇帝成于此,更敗于此——成于開國皇帝的用人得當,敗于亡國之君的用人失利。自然,用人需要選擇、選擇需要目光、目光需要積累和學問,學問還是要從漢人和他們的前人身上汲取??傊?,種種跡象提醒皇太極,漢人可學,漢人可用,但其中三昧是用對人、用對地方。
如果說上述負面教育讓皇太極開了眼界,那么此前明御史張銓、太仆寺卿張春等人的誓死忠君,讓皇太極在感慨羨慕之余,“崇儒”指數(shù)也一路攀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與此同時,皇太極也在反思自己的政治處境。繼位之初,來自關中的“外患”及各大貝勒擁兵自重的“內(nèi)憂”都曾讓他寢食難安。代善、阿敏、莽古爾泰這哥仨都不好惹?;侍珮O每次正式上朝時,都要先叩拜三大貝勒,然后才能歸坐,三位爺一個不高興還會給他“好看”。遙望明朝雖然大勢已去,而粉身報君、肝腦涂地的忠臣卻層出不窮。有道是心動不如行動,為了鞏固汗位,完全有必要把三綱五常予以借用并適時發(fā)揮。祖大壽、洪承疇等人的歸降,更讓皇太極看到了漢室君王唯我獨尊的曙光。
的確是有為之君,天聰三年、八年及崇德三年,后金先后三次開科取士,其后基本上形成了三年一考的局面。大量儒生進入仕途的同時,更減輕了本人及親友團對后金政權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