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過程中,我一次次被感動,一次次被震撼,也一次次陷入深思。消失近四十年的兵團,在我心中漸漸活了起來,站了起來,動了起來,讓我再一次感到從事歷史的調(diào)查和寫作是一件何等充滿快感的事情。對我而言,它已經(jīng)不是工作,不是任務,而是和歷史的一種對話。
這種對話不僅使我興趣盎然,也讓我的生活更充實,眼界更開闊,對人性有了更多的感知,透析事物的思想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一般而言,人過六旬后朋友只會逐漸減少,而我在寫這本書時卻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同代朋友,這難道不是對我的一種特殊回報嗎?
時間在不知不覺之間消逝,和出版社約好的成書日期幾度延遲。我覺得不能繼續(xù)拖下去了。
過程固然重要,但結(jié)果終歸是無法回避的。于是我開始盤點素材,確定作品結(jié)構(gòu),動手寫這本書……
在全書收筆之際,三年時間過去了。我感到一種難言的失落,就像必須要和一個朝夕相處三年的好朋友作最終的道別。
無論兵團在親歷者心中的地位如何,它是所有兵團知青、職工和現(xiàn)役軍人生命中的一部分。無論我和它的距離多遠,它都進入了我的生命之中,這不僅因為我投入了大量精力去感受它,還因為我在這種投入中傾注了一個知青作家的歷史情感。我知道以我這樣的寫作模式注定不可能高產(chǎn),但我相信,當一個作家在寫作中注入情感時,這本書就會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因此我把這本書的名字定為《生命中的兵團》。
我希望讀者能通過閱讀這本書中感受到某種歷史溫度,并由此引出一些對社會演進和人之本性的思考。果真如此,就是我莫大的榮幸。
我要向所有接受過我采訪的人致敬,還要向三年來為我介紹采訪對象并提供珍藏資料的朋友表示由衷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