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鴻言高論,祭甲午敗局(1)

號角響起 作者:車安剛


甲午海戰(zhàn)之前,北洋海軍已成為亞洲實力最雄厚的海軍艦隊。然而,卻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在李鴻章的主持下,北洋海軍任人唯親、以權謀私、營私舞弊極其嚴重,克扣軍餉、偷竊欺詐司空見慣,軍官貪生怕死、腐敗糜爛,士兵驕惰成性、缺乏訓練。

對于北洋的種種腐敗現(xiàn)象,身處天津的嚴復幾乎每天都耳聞目睹,可以說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頭,憤懣之情溢于言表。這種軍隊平日已成擾民累贅,戰(zhàn)時保家衛(wèi)國絕無可能。因此,未戰(zhàn)先敗是北洋海軍的必然結局。

甲午戰(zhàn)爭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的代價震撼了國人,喚醒了維新志士的救國豪情。自此中華大地掀起了一場如火如荼的維新救亡運動。

在舉國悲憤之際,嚴復不僅與其他愛國人士一樣痛心疾首,作為北洋水師學堂的總辦與中國海軍的元老,他還有一種別樣的感受。在這次戰(zhàn)爭中,嚴復的同窗鄧世昌、林永升、黃建勛、劉步蟾等壯烈殉國,北洋水師學堂畢業(yè)的200多位門徒傷亡過半。對嚴復來說,這已不僅僅是一次戰(zhàn)爭的失敗,而是心靈上的無情打擊和對封建體制的絕望。遙望西洋的蒸蒸日上,回顧中華的國破家亡,原因在哪里?已有深厚西學積累的嚴復感到心中有物“格格欲吐”,開始對甲午敗局進行徹底的反思。

1894年9月23日,嚴復致函賦閑在家的密友陳寶琛,向他詳盡通報戰(zhàn)況,討論成敗得失。此后,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嚴復連續(xù)發(fā)表5篇政論文章。1895年2月4日至5日,在天津《直報》發(fā)表《論世變之亟》;3月4日至9日,發(fā)表《原強》;3月13日至14日,發(fā)表《辟韓》;3月29日發(fā)表《原強續(xù)篇》;5月1日至8日,發(fā)表《救亡決論》。這些政論文章表面上看是嚴復的維新思想,但深究來看更像是對甲午敗局的體制性、文化性反思。嚴復主要從五個方面反思了甲午戰(zhàn)敗的原因:

第一,決策上的原因是一味求和、避戰(zhàn)躲戰(zhàn)。嚴復認為,海戰(zhàn)中,決策者令北洋艦隊躲入內(nèi)港,還粉飾這是“猛虎深山”的上策,是極其荒謬的,斥責“猛虎深山,徒虛論耳”。他指出,北洋水師之所以全軍覆沒,推究其原因,皆戰(zhàn)事決策者以“和”字作為主旨。痛斥“和之一言,其貽誤天下,可謂罄竹難書矣。”清政府“唯‘終歸于和’之一念,中于人心者甚深,而戰(zhàn)事遂不可復振。”北洋水師糜爛和指揮官臨陣脫逃,在根本上也與一味求“和”有關。為了重新取勝,嚴復呼吁“萬萬不可求和,蓋和則終亡,而戰(zhàn)可期漸振”。

第二,技術上的原因是用人不當、指揮失誤。嚴復指出,“將不素講,士不素練,器不素儲?!彼砸坏╅_戰(zhàn),則“一軍之內(nèi),有鐵甲而無游擊之快船,有鋼彈而無速放之快炮?!薄昂锤穸徊伲先鴼д邸?,失敗就會成為必然。戰(zhàn)前平壤淮軍和北洋水軍糜爛潰散,自大輕敵;李鴻章昏庸驕蹇、喪心誤國,所用非人,所為非事;李鴻章外甥張士珩等人誤國,等等。這些都是海戰(zhàn)失敗的重要原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