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我在大學(xué)圖書館讀到令我著迷不已的尾崎翠的著作,手邊也想要有一套一模一樣的尾崎翠全集,稅前價是五千八百日元。
即便是今天,要價五千八百日元的書依舊不算便宜,但倒也不是買不起的價格。不過對于當時二十三歲的打工族來說,實在是貴到讓我覺得買下它會有罪惡感?!跋胭I,但好貴,想買,但好貴?!蔽医?jīng)常抱著這樣的心情出現(xiàn)在池袋帕可百貨(PARCO)的書店里(當時這家書店出售許多尾崎翠的作品),輕輕撫摸著有淡綠色插畫的精裝硬殼書封,許久之后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結(jié)果我的確在那一年把它帶回家,雖然花費不菲,雖然圖書館也借得到,但我就是想要!不肯向自己妥協(xié)。
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賺的錢,買下對我來說價格不菲的書。之后,我對書的占有欲便一發(fā)不可收拾。我認為書不只是“讀”物,也是“擁有”物。有的書,美麗如內(nèi)田百閑的復(fù)刻版作品搭配上谷中安規(guī)的插畫,纖細如澀澤龍彥的圖鑒,又或者是別具一格,如晶文社出版的博爾赫斯作品集與二見書房出版的巴塔耶著作。與其說想翻開閱讀,我更想把這些書陳列在我的書架上。
書的好處就是,只要不沉迷于珍藏書,再夸張也不可能買到負債累累。書再貴也很難超過一萬日元,比起珠寶或手表,價錢可愛親民多了。我從二十三歲才開始想要擁有書,買過的最貴的書就是尾崎翠全集了。
有幾個理由讓我很慶幸自己當初買下覺得價格不菲的書,其一是可以隨時閱讀。當我寫小說寫到很煩悶時、感到迷惘失意時、和朋友或情人之間產(chǎn)生摩擦或是進展順利時,我總是會伸出手拿起尾崎翠全集,沉醉于字里行間。因為它就在自己的書架上,所以我不急著一次讀完,可以慢慢咀嚼。
此外,不同于小時候的想法,我體會到書沒有所謂貴或便宜的區(qū)別。五千八百日元的書與五百八十日元的書,它們給我的感動并沒有任何差異。書不像牛肉或鞋子,沒有價錢合不合理的問題。
再者,書就是書。書再怎么貴也不會是首飾,不翻開讀就沒有意義。雖然擁有書是一種喜悅,可是不翻開讀就無法獲得更高一層的喜悅。
一年后,我就不再為了想把書擺在書架上而買書,還是回歸到想讀書而買書的動機,單純因為書架上擺著想讀的書而感到開心。
現(xiàn)在我住的地方,有一套1963年出版、46冊的《世界文學(xué)全集》(新潮社出版),包括《黑貓》《螺絲在擰緊》等。它們原本放在我老家的書架上,我已經(jīng)不記得是誰買的了。當初我搬出來一個人住時,并沒有想把書帶到租住的公寓,唯獨這套《世界文學(xué)全集》例外。我初二時偶然讀到《黑貓》,覺得故事給人一種不同尋常的恐怖感,每次我只要想到這本書,就覺得非常恐怖。不知為何,我想把這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恐怖感帶到租住的公寓。非常少有的、心血來潮的時候,我會翻開重讀,重新體會十四歲時的感受,然后因為被相同的恐怖感包圍而感到開心。
這種時候總是讓我深刻體會到書是無價的。一本在1963年定價290日元的書,這樣的價格在當時到底價值多少,我一點概念也沒有。不過這完全不要緊,因為這三十年來,它的確讓我感到毛骨悚然,而且不單只有恐怖感,還伴隨著一種仿佛光線灑落般的幸福感、宛如冬日毛毯的救贖感,以及從腳底直竄而上的不安,等等,這些感受都讓我無法停止閱讀。然而一旦讀完,卻又感到如世界末日般的寂寥。總之,過去書帶給我的感受,以及往后將繼續(xù)帶給我的感受,這一切的一切實在無法用價錢衡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