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縱已斷魂,終未斷魂 (6)

那些年,我們一起讀的詩 作者:傾藍(lán)紫


他沒有殉國,他真正是殉了詞的。城破之時,他還在畫簾珠箔、惆悵卷金泥里,趕著填上一句未完之詞:“門巷寂寥人去后,望殘煙草低迷?!眹埔院?,臨行之前,他到南唐宗祠向祖先靈位辭行。而在這倉惶辭廟之日,他還讓教坊奏別離之曲,揮淚對宮娥,讓他后來回首,而得一闋絕詞《破陣子》!最終他卻是用生命殉詞才換來這一闋“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虞美人》?。?/p>

978年,在一座小樓里,一個傾城的詞人,一個傾國的君主,頭或俯或仰,與足相接又放開,如織布的牽機(jī)般不斷抽搐,慘烈死去,享年42歲。

他死的時候,有否后悔國破當(dāng)初不自裁?那時候死,是件多么容易多么光輝燦爛的事?。康?,幸好我們沒有得到一個殉國的帝王,我們有幸得到一個殉詞的詞人,這個詞人比那個帝王更加偉大。

圣經(jīng)有云:“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悲傷有時,歡樂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他還未等到他的“寫詞有時”,他怎能死去?滿腹水墨是他胸中的天兵天將,他又怎能懼怕活下去?

1082年,宋徽宗趙佶出生。傳說:“神宗一日幸秘書省,見江南國主像,人物儼雅,自愧弗及。適后宮有娠者,夢李主來謁,遂生端王!”這個端王,就是宋徽宗趙佶。在趙佶身上,我們仿佛看到了李煜的影子,那個愛好水墨丹青的影子!宋徽宗終以繪畫書法名垂千古,如果真是李煜輪回再世,那真是延續(xù)了李煜的藝術(shù)人生,也報了他的亡國之仇。但他怎能是李煜?亡國之前他是趙佶,亡國之后他是宋徽宗;而李煜,亡國之前他是李后主,亡國之后他才是李煜!

1127年,北宋滅亡,從李煜肉袒出降到趙佶面縛輿櫬,剛好一百五十年。

徽宗在被俘北行的途中,忽見爛漫的杏花,寫下一闋《燕山亭》:

裁剪冰綃,輕疊數(shù)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fēng)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yuǎn),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jù)。和夢也新來不做。

北行的路上,他在某州還有一詩題壁:“徹夜西風(fēng)憾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山南無雁飛?!?/p>

趙佶也以詩詞了結(jié)了一個王朝,這是報應(yīng),還是歷史的循環(huán)?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