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 12月 9日,在中共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的領(lǐng)導下,六千多名北平愛國學生舉行聲勢浩大的抗日救國示威游行,遭到反動軍警鎮(zhèn)壓,三十多人被捕,數(shù)百人受傷。這就是震驚全國的“一二 ·九”運動。次年初,“平津?qū)W生南下擴大宣傳團”分批南下,突破重重阻撓抵達保定。南下宣傳團后更名為“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轉(zhuǎn)變?yōu)楣伯a(chǎn)黨領(lǐng)導下的抗日團體。接應平津?qū)W生南下宣傳團的保定涿縣城內(nèi)高小老師、共產(chǎn)黨員黃雨秋,成為第一批“民先”隊員。
黃雨秋與英兒二哥是保二師的同學,兩個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共同參加過“保二師學潮”。在保定,黃先生想起了犧牲好友的妹妹王桂英,那個小名叫英兒的聰明小姑娘。他特意到省府前街八號院來探望。
此時桂英已出落成十四五歲的婷婷少女了,但她的情緒非常低落。二哥的逝去,讓她曾經(jīng)看到那個理想如太陽般地沉入西山再未升起。她只能在黑暗中苦苦等待與思索,沒有人能夠幫助她。她悲憤地看到,在華北告急、國難當頭之際,國民黨當局卻對學生們大搞“奴化教育”。校舍樓頂?shù)膰毂唤盗讼聛?,禮堂墻壁上孫中山先生的遺像也不見了。拿到手里的新教科書換了模樣,少了“抗日”的字樣,卻增添了令人乏味的讀經(jīng)課。
共產(chǎn)黨員黃雨秋的到來,讓苦悶中的桂英萌生了新的希望。黃先生正在聯(lián)絡很多當年鬧學潮的同學加入新成立的“民先”組織,也聯(lián)絡到了桂英,桂英毫不猶豫就參加了這個組織。她相信二哥,也相信這位曾與二哥并肩戰(zhàn)斗的黃老師。
成為“民先”組織的一員后,桂英感覺與二哥的那個紅色信仰大大接近了,就像換了一個人。黃雨秋經(jīng)常找她聊天,從思想上關(guān)心和引導著她。她又源源不斷讀到了紅色書籍,逐漸進入了那個理想世界,她聽說西北有一個叫延安的地方,女人可以當兵受訓,到處飄揚著鮮紅的旗子。她決心像二哥及他的戰(zhàn)友們一樣,擔當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
1937年 7月 7日,北平近郊的盧溝橋響起日軍轟轟的炮聲,宋哲元領(lǐng)導的二十九軍奮起抵抗,中國抗戰(zhàn)由此全面爆發(fā)。 7月 20日,保定成立抗敵后援會,黃雨秋等一些共產(chǎn)黨員和“民先”隊員參與其中??箶澈笤畷M織學生和民工為前方將士運送彈藥、給養(yǎng),搶運、救助傷兵。桂英的學校已經(jīng)停課,學校成了臨時傷兵醫(yī)院。禮堂、教室、圖書館,以及沿樓廊下,所有能住人的地方都塞滿了傷兵。桂英和一些同學,在抗敵救援會領(lǐng)導下做傷兵護理工作。
隨著盧溝橋失守,平津淪陷,敵機開始轟炸保定城。民眾倉皇逃難,國民黨潰兵趁亂洗劫了一些賣場。有漢奸為敵機打信號,被中國守軍捉住,人頭被掛上城門口示眾。
桂英的父親準備帶領(lǐng)全家到鄉(xiāng)下老家避難,桂英卻極不情愿。她不愿意做“亡國奴”。桂英想去延安,于是拎著一個小皮箱,態(tài)度堅決地對父親說:“我要走。”父親也是一臉的固執(zhí),沒好氣地問她:“到哪兒去呢? ”父親要桂英一起逃往鄉(xiāng)下,桂英堅決不從,父女大吵一架。這時十幾架敵機在城市上空盤旋,外面響起了刺耳的防空警報。父親一把將小皮箱搶了過來,以近乎哀求的語氣對女兒說:“要死,一家人死在一塊兒!”但桂英仍然激烈地爭辯著,堅決不從。最后,父親不得不折中,同意女兒暫時在學校里護理傷兵。桂英一賭氣住到學校,不再聽父親和繼母的嘮叨了。
在傷兵醫(yī)院,桂英拼命地工作,每天累得直不起腰來。她給傷兵包扎、換藥,喂水喂飯,洗那些發(fā)了臭的染血的衣服。傷兵很多,而當時缺醫(yī)少藥,救護條件很差。傷兵們大多躺在地上,有的連一張床板也沒有。時逢炎夏,很多傷兵傷口感染化膿,經(jīng)??梢詮膫鴤趭A出一個個白蛆來。一些傷兵情緒沖動,有的對醫(yī)護人員罵罵咧咧,有的哭鬧不止,悲觀失望。桂英和同學們盡力安慰他們,每天幫傷兵寫家信,給傷兵們打氣,宣傳中國抗戰(zhàn)一定會勝利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