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流動的帳篷,不變的家 1

和最愛的人去旅行 作者:綠豆 芝麻


買房子成為房奴的時候,大家都一聲嘆息;當房子成為蝸牛那重重的殼時,大家都忍不住想逃離。而對我們來說,偶爾背著帳篷,去無人的山野,已經(jīng)成為生活的必需,帳篷已成為我們家的一部分。至于長途旅行,露營也是必不可少的,青海湖畔、黃河第一灣邊、侗族苗族村寨里、秦嶺深處,都有我們這個流動小家的影子。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以至更多人一起扎帳篷的露營,我們都經(jīng)歷過。在網(wǎng)上與很多喜歡旅行的朋友交流,對于住帳篷,大家聊得比較多的話題,無非是住帳篷與住賓館客棧哪個更舒服,以及住帳篷是否安全。

在綠豆與芝麻看來,住帳篷,住客棧,住賓館,要說哪個舒服,其實根本沒有可比性,因為這都是根據(jù)目的地的環(huán)境來決定的,不是一概而論非要住什么地方,也并非為了單純的省錢而背著帳篷到處跑。比如一般長途旅行的階段性休整,肯定要住條件好的賓館客棧,不可能把自己搞得像野人;比如旅途中只是路過某地暫住一晚,一般也不會選擇住帳篷,因為選擇營地扎帳篷收帳篷也非常辛苦。但行程中主要的目的地,我們一般都會選擇帳篷。當我們面對幽藍的湖泊、馥郁的森林、鮮花簇擁的草原、冰雪皚皚的雪山時,把帳篷扎在這些美景中間,就像把自己的家安在了那里。拉開帳篷的門,坐在帳篷里煮著咖啡喝著茶聊著天,一邊曬著太陽一邊享受著美景,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自由而又無拘無束。想必在世上最奢華的五星級賓館,也不可能得到這樣的享受。

有朋友拉著我們推薦帳篷,去戶外店里一看,好家伙,單層的、雙層的、尼龍的、涂硅的、單人的、雙人的、“兩室一廳”的、三季帳、四季帳、高山帳……看得人眼花繚亂,不知從何下手。這個也喜歡,那個也漂亮,這邊的好像空間更大,那邊的似乎功能更多,看來看去,越看越迷糊。其實不管哪種帳篷,要想用起來舒服,基本都靠四個指標來評判:防水、透氣、抗風(fēng)、重量。當然嚴格說來,露營的,尤其是長途旅行,帳篷必須是雙層的,單層帳篷肯定就不那么靠得住了。防水和透氣是兩個相互矛盾的指標,所以要看側(cè)重,南方雨多,防水第一。記憶中,一起玩戶外的朋友有一回在江西的武功山,因帳篷漏水,帳篷外大雨瓢潑,他只能在帳篷里“洗淋浴”。同時這防水性能還決定著一般地區(qū)冬季使用時的保暖效果,而透氣性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否則在夏季出門,在悶熱的地方露營,注定要成為紅燜大蝦??癸L(fēng)性能一般取決于帳篷的桿及帳篷的形狀,一般來說帳桿分玻桿和鋁桿,鋁桿的抗風(fēng)性能肯定好過玻桿,但相對重些,去多風(fēng)地區(qū)或高海拔地區(qū),抗風(fēng)性能將決定我們能否擁有一段愉快的旅程。至于重量,對喜歡徒步、穿越的朋友來說,不用多說也知道其重要性,長途跋涉,多一兩都要命。這一件小小的選帳篷之事,其實與選價值不菲的房子差不多,在沒有房子可選的年代,一個窩棚都能成為一個溫暖的家。如今可選擇的多了,對地段、戶型、面積、配套的要求也多了,要選到中意的房子卻更不容易了。只是很多人在選擇房子或帳篷時,經(jīng)常會忽略掉本質(zhì)的東西,總是過多地關(guān)注某一指標或一些晃眼的裝飾,選了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