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遇之恩/立嗣風波/為東鄉(xiāng)案平反/修改條約,嚴懲崇厚/清流主將/庚辰午門案/治晉興革/南疆抗法/轉向洋務/緊急關頭,慈禧最信任的人并非張之洞
湖園召見上簾鉤,年少探花已白頭,各有傷心無一語,君臣相對涕橫流。
《金鑾瑣記》中的這首詩,是高樹追記光緒二十九年二月張之洞入京,在頤和園覲見慈禧的情景。據在場的太監(jiān)說,慈禧一見張之洞,便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張之洞也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兩人始終說不出一句話。
蓋各有傷心,不知從何說起,惟有對泣而已。對泣已久,孝欽命休息,乃出。(高樹:《金鑾瑣記》)
看這光景,頗有些像是遭遇了大變故、心中有大委屈的老太太見了娘家親人的模樣。有關慈禧的故事中,這大概是比較有人情味的一幕。這位當時年近七旬的老太太,手握國柄、唯我獨尊了一輩子,剛剛經歷了八國聯軍進京這場大劫亂,倉皇流亡長達一年半,跌入了人生的低谷;回到紫禁城,驚魂甫定,陡然見到了多年未見的一個人,這個人勾起了她對四十年前執(zhí)政初期輝煌的回憶,勾起了她顛沛流離時內心經歷的種種驚恐、失落和屈辱,也觸發(fā)了她四十年來國事家事種種挫折留在內心深處的傷痛。無可傾訴的長期抑制的情感積淀,突然遇到了一個宣泄的出口,于是便有了這君臣相對、涕泣橫流的一哭。
這位老太太是權力和威嚴的化身,輕易不假人以顏色。能夠成為激發(fā)她感情的觸媒,成為她宣泄感情的對象,一定是在她的意識里感到親近的人、可信的人,是能夠理解她并與之共鳴的人。
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即公元1835年;張之洞生于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只比慈禧小兩歲。
咸豐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歲的慈禧發(fā)動政變,開始實行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正式走上了政治歷史舞臺;過了一年多,同治二年春,二十六歲的張之洞參加殿試金榜題名,中了“探花”,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三度垂簾聽政的慈禧撒手人寰,終結了她的長達四十七年的權力之旅;十個月后,宣統元年八月二十一日,在秋風搖曳中,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張之洞溘然長逝。
張之洞的政治生涯始終追隨著慈禧,基本是與慈禧相始終。
張之洞可以算得是慈禧太后的得意門生。
科舉時代非常重視師生關系。這里說的師生關系,不是韓愈所說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學關系,而是科舉考試時的主考、考官和門生的關系。一個秀才,通過三年一次的省級“鄉(xiāng)試”,中了舉人,主考官就是他的“座師”,負責閱卷、推薦試卷的是“房師”,其他的考官也都是“受知師”;而被錄取的舉人,就是考官們的“門生”。在清代,到大省去擔任主考的都是二三品的大員,一般的考官,不是前程遠大的翰林院的編修、檢討,便是內閣中書、各部的主事這些實力派。至于在京城舉行的更高一級的“會試”,閱卷大臣的品級和職務就更加煊赫了。一個讀書人一旦中了舉人或進士,立即便有一個巨大而復雜的關系網在等待著他。
清朝會試發(fā)榜后,照例由皇帝親自擔任主考,舉行殿試。閱卷大臣們從中選出前十名,將卷子送給皇帝,由皇帝來親自評定等級和次序,其中的一甲前三名,便是狀元、榜眼和探花。張之洞中了探花,也就是俗話所說的“天子門生”;但此時的天子還年幼無知,實際上是由慈禧做主,所以說張之洞可以算得是皇太后的門生。特別是張之洞的這名“探花”來之不易,是在有很大爭議的情況下,由慈禧力排眾議,將他的名次大為提前的。這對于張之洞來說,就是有了“知遇之恩”;而在慈禧這方面,也免不了要另眼相看,把他劃進“我的人”的圈子里。
原來殿試的“對策”,要求對朝廷求才、納言、吏治等方面的政策和執(zhí)行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這本是官樣文章,在試卷上寫一些官話和套話也就是了。不想張之洞卻動了真格,大膽地說出了自己對時政的真實看法,對科舉、捐納等一些現狀進行了尖銳的批評:
今世士人,殫精畢世,但攻時文,一旦釋褐從政,律令且不曉,何論致治戡亂之略哉?至于捐納雜流,究其貽患甚于加賦,其害人人能言,其弊未可以卒革者,不過曰軍餉所出耳。臣竊以為民窮財盡,來者益稀,徒受鬻爵之名,并無富國之實……
張之洞的這份試卷,“不襲故套、指陳時政,直言無隱”,在閱卷大臣中引起了爭議,大多數人認為只能錄取在三甲的最后,只有軍機大臣、戶部尚書寶鋆十分賞識,主張取在二甲的第一名。
慈禧毫不理會大多數閱卷大臣的意見,比寶鋆更進一步,將張之洞提拔進入了三鼎甲的行列。這對張之洞后來的發(fā)展關系極大:在一般情況下,三甲的進士,選不中庶吉士便只能分到各省、部候補,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補上一名知縣或主事;而中了探花,不僅名滿天下,而且照例是任翰林院的編修,將來有很多機會接近慈禧和中樞的決策,為他進入上層鋪就了一條康莊大道。而慈禧這一行動的意義,除了表示對張之洞的賞識外,也可以看做是這位初握權柄的年輕的統治者的一種施政的姿態(tài):一種勵精圖治、革除弊政、整頓吏治的姿態(tài);一種開放言路,表示愿意聽真話、愿意讓人家說話的姿態(tài)。這是封建社會里每一個英明的君主或是想博得英明名聲的君主都應當有的姿態(tài)。
張之洞是咸豐二年參加順天府鄉(xiāng)試中的舉人。當時他只有十五歲,又是一舉奪得解元(第一名舉人),一時名噪京華。由此到中進士卻經過了十一年的時間。據張之萬的孫子張達驤在《張之洞事跡述聞》中說,“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之萬奉差河南查辦事件。臨行之前,陛見慈禧太后請訓,慈禧詢問說:你的弟弟之洞頗負才名,怎么至今還沒有入翰林?”(《文史資料精選》第一冊,中國文史出版社,第222頁)如果這個說法可靠,那么慈禧早就關注著張之洞了。
對于慈禧的知遇之恩,張之洞至死猶念念不已,在他臨終之前親自口授的“遺折”中還說:
伏念臣秉性愚庸,毫無學術,遭逢先朝特達之知,殿試對策,指陳時政,蒙孝貞顯皇后、孝欽顯皇后拔置上第,遇合之隆,雖宋宣仁太后之于宋臣蘇軾無以遠過!
光緒五年,在張之洞的仕途中是頗為重要的一年。
這年的三月,安葬同治和他的皇后時,慈禧遇到了一件麻煩事,這給張之洞帶來了一個感恩效忠和表現的機會。
原來有個吏部主事名叫吳可讀的,參加葬禮后,在薊州馬伸橋三義廟服毒自殺了。留下了一份遺疏,指責“兩宮皇太后一誤再誤”,同治死后,只為咸豐過繼了一個兒子,——實際上是慈禧為自己過繼了一個幼兒做兒子,以便繼續(xù)垂簾聽政——卻不為同治過繼兒子。要求太后作出決定,宣布將來帝位仍然歸還給同治的繼子。所謂“一誤再誤”云云,明顯是反對慈禧立光緒作皇帝,但是已經成了不可改變的事實,便退一步來為同治的繼子爭將來的皇位,極力維護剛下葬的同治的正統地位。
正在垂簾聽政的慈禧是同治的生母,吳可讀之死既是對她當初做主立光緒為帝、違反“以子傳子”祖制的強烈抗議;也是對她一心貪戀國柄、全無母子之情的無情揭露。自己的兒子死了五年,按封建宗法制度看來如此至關緊要的后事,現在卻由一個小小的主事提了出來,而且人家連命也不要了以死相爭,這就讓慈禧十分被動地處于尷尬的境地。面對此事,既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大發(fā)雷霆、興師問罪,便含糊其辭地下了一道旨意,說是當初就已經宣布過,將來光緒生了兒子,就過繼給同治作后代,和這次吳可讀的要求是一個意思;并將吳可讀的遺疏發(fā)給王公大臣們,要他們商議個妥善的意見。
王公大臣們遇到了一個難題。為了防止皇子們謀奪皇位,雍正七年就明文規(guī)定,今后不許再立太子。如果光緒生了兒子,確定他過繼給同治,將來繼承皇位,實際上就是立太子。他們認為要不要立太子、由誰來繼承皇位,都不是臣子們應該議論的。最后的結論也是含糊其辭地附和太后的意見,認為吳可讀的要求不必考慮。
會后,幾位飽讀孔孟之書的老臣禮部尚書徐桐、刑部尚書翁同龢、工部尚書潘祖蔭等人覺得不妥,又聯名上了一個折子:為了讓天下的臣民都了解太后的心意,最好是公開宣布,將來選擇誰來繼承皇位,誰就是承繼同治的后代。這個折子很簡明扼要,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卻沒有展開論述。
真正把這個問題論述透徹、使之圓滿解決的是張之洞。在洋洋灑灑近三千字的長篇奏折中,他根據太后已經宣布了的“繼嗣”,針對吳可讀至死糾纏不休的“繼統”,開宗明義便抓住“繼嗣就是繼統”來立論,反復闡明“從來人君子孫,凡言繼嗣者,即指纘承大統而言”,“故繼嗣與繼統毫無分別”,為慈禧堵塞了漏洞。對于吳可讀的遺折,他認為是“其于不必慮者而過慮;于所當慮者而未及深慮也”,也就是不該操心的瞎操心;該操心的卻又沒有操心,完全不在點子上。他認為如果只是膚淺地為同治作想,光緒生了皇子就明確為同治的繼承人,勢必形成預立太子的局面,隱伏下日后政局紛爭的無窮后患。真正為同治著想,同時也是考慮社稷的安危,唯一正確的辦法是,將來不必匆忙地在光緒的兒子中指定誰繼承同治,等到選中了誰繼承皇位,誰就是過繼給同治的后代。在依據儒家禮制和《春秋》等經典從理論上剖析后,他又大膽地指出“承繼承統之說,不過于禮制典冊中存此數字空文”,更重要的是“君臣一德,共濟艱難,此宗社之福而臣民之愿也”。
張之洞的奏折抓住了問題的核心,思慮周詳,論述精辟,辦法切實可行,既符合儒家倫理,又遵循了清朝的家法,合情合理,顯示了他解決實際政治問題的才能,在當時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其務實文風被輿論稱之為“卓然開風氣之先”。
我們可以想象,慈禧讀到這篇奏折,大概會覺得是“深得我心”,說出了她想說而沒有說出的話,如釋重負。在采納他的意見的同時,也必然會對張之洞另眼相看,“恩寵眷顧”。
光緒五年,張之洞還為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平反了四川東鄉(xiāng)縣的冤案。
咸豐、同治年間,清政府為了籌集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軍費,在各地橫征暴斂,增加了許多苛捐雜稅。四川的東鄉(xiāng),本來就地瘠民貧,是個貧困縣,當時各種捐稅加起來,比清朝初年增加了十倍。光緒元年六月,活不下去的農民們聚眾請愿,要求清算錢糧的賬目,減輕負擔。署東鄉(xiāng)知縣孫定揚謊稱是百姓聚眾謀反,護理四川總督文格便下令“痛加剿洗”,提督李有恒率兵血洗東鄉(xiāng),造成了數百人慘死的大冤案。東鄉(xiāng)的百姓們悲憤難平,便派人進京告狀申冤;一些四川籍的京官也站出來說話,聯名參劾文格。經過兩次進京告狀、三次提出參劾、換了兩任總督、三次奉旨查辦、拖了四年,案情還是不明不白。
東鄉(xiāng)冤案發(fā)生時,張之洞正在四川做學政。當他按例到東鄉(xiāng)縣所屬的綏定府去主持考試時,一些東鄉(xiāng)的考生根本不按試題做文章,寫的都是東鄉(xiāng)的冤情,因此張之洞對真相比較了解。光緒五年五月十一日,已經回京擔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的張之洞,一天內連上三道奏折、奏片:《重案定擬未協折》、《陳明重案初起辦理各員情形片》、《附陳蜀民困苦情形片》,指出此案審理不當,反映當地農民負擔的沉重,要求為民平反、嚴懲首惡。奏折開頭便指出案件的實質和關鍵所在:
伏思此案之查辦,由于濫殺,濫殺由于誣叛請剿,誣叛請剿由于聚眾鬧糧,聚眾鬧糧由于違例苛斂。各稟各疏中所謂署東鄉(xiāng)縣知縣孫定揚議派捐輸,每正銀一兩,多加錢五百文是也。
隨即直言川民負擔沉重、官員肥己而濫殺無辜:
大率每地丁一兩,合之津捐雜派,大縣完多將近十兩;中縣完少亦須五六兩,……故東鄉(xiāng)多收五百文,非勒捐富戶也,乃加賦也。非為國家聚斂也,乃肥己也?!覗|鄉(xiāng)自同治八年以后,局中有巨萬之征收,無一紙之清賬,鄉(xiāng)民憤激清算,遂發(fā)兵以剿之,且舉無數無干之老弱婦孺而屠戮之,此不得不為四川百姓痛哭流涕而訴之于天地父母者也!
五月二十日,張之洞又再次上奏,要求追究當時四川總督文格的罪責。張之洞的奏折引起了慈禧的重視,兩次就此下令,命刑部“核議具奏”,并令文格開缺來京聽候部議。經過刑部重審,終于使冤案昭雪,肇事者受到了應得的懲處:首惡知縣孫定揚、提督李有恒都被判處“斬監(jiān)候,秋后處決”;兩名知府、隨同李有恒剿殺鄉(xiāng)民的三名提督、一名總兵分別革職發(fā)往新疆、黑龍江充當苦差或發(fā)往軍臺效力贖罪;三名前任四川總督文格、丁寶楨、李宗羲均著交部分別議處。張之洞也更加聲譽鵲起。
就在張之洞為東鄉(xiāng)冤案上奏的同時,清廷派崇厚為全權大臣赴俄交涉,索還在阿古柏作亂時被沙俄乘機侵占的伊犁地區(qū)。崇厚在俄國的脅迫愚弄下,于1879年10月2日擅自簽訂了《交收伊犁條約》,除規(guī)定中國償付兵費500萬盧布(合白銀280萬兩)外,還同意割讓伊犁西境霍爾果斯河以西及南境特克斯河地區(qū)一帶大片領土給俄國。收回的伊犁實際上成了一座北、南、西三面都被俄國包圍的孤城。
條約內容披露后,朝野嘩然,群情激憤,清流人士紛紛上書抨擊崇厚喪權辱國的行徑。光緒五年十二月初五,張之洞在《熟權俄約利害折》中,指出伊犁條約嚴重危害中國主權和利益,有“十不可許”;提出“改議之道”在于計決、氣盛、理長、謀定?!傲⒄D崇厚則計決”,“明示中外則氣盛”,“緩索伊犁則理長”,“急修武備則謀定”。強烈要求修改條約,嚴懲崇厚,急修戰(zhàn)備,抵制沙俄,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張之洞的奏折再次受到兩宮皇太后的賞識,不僅召見了他,還獲得了在王大臣與總理衙門研究這一問題時列席會議的殊榮。十天后,十二月十六日清廷將崇厚革職拿問,交刑部治罪。隨后又改派曾國藩的長子曾紀澤為出使俄國欽差大臣,赴俄重議條約,終于收回了部分領土。這次改約活動中,張之洞自光緒五年底至光緒六年底,先后上奏二十來次,一方面就談判必須堅守的內容和策略提出建議,一方面為朝廷如何部署防務、任用將領、籌集軍餉、購置槍炮出謀劃策。這些奏折正如張之洞所言:“故臣始終意在以備為講,……然則力維和局,仍須實籌戰(zhàn)計?!笔冀K強調要加強戰(zhàn)備,做好與俄作戰(zhàn)的準備:
臣非敢迂論高談以大局為孤注,惟深觀世變日益艱難,西洋撓我榷政,東洋思啟封疆,今俄人又故挑釁端,若更忍之、讓之,從此各國相逼而來,至于忍無可忍,讓無可讓,又將奈何?……不以今日捍之于藩籬,而待他日斗之于庭戶,悔何及乎?
他的一些建議,有的為慈禧所采納,更多的是被軍機大臣等視為“書生之見”,他一再慷慨陳詞:
當此大局緊迫,臣是以苦口危言,不憚瀆請,斷宜審其緩急,權其輕重,勿再游疑,勿再延緩,勿再惜餉,勿吹毛求疵而棄將才,勿再任聽督撫推宕粉飾,勿再恃鄰國調護遂存僥幸,勿再聽敵國甘言遂懈軍心。俄人見我實有戰(zhàn)心,庶可早成和議。
這些激憤的話語,吐露了他對國事的執(zhí)著、急切和焦慮,也刻畫出了當政者的蹣跚、茍且和昏庸。
張之洞為東鄉(xiāng)案平反、彈劾崇厚,都不是孤立的行動,而是他作為清流派主將的一系列活動中的組成部分。所謂清流派,是晚清朝廷內部的一個政治派別,成員大都是都察院的御史和翰林院的翰林,其中最著名的是“樞廷四諫”:張之洞、張佩綸、陳寶琛和寶廷。攻擊者把他們的首領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李鴻藻稱之為“青牛頭”,張之洞和張佩綸則是觸人的“青牛角”。清流派標榜名節(jié),彈劾權貴,上書諫事,評議時政,在內政方面抨擊貪官污吏,要求整頓綱紀;在外交方面反對投降媚外,主張抵抗外國侵略,形成一股可以左右輿論的政治力量,對時政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們彈劾的對象,上至親王貴胄,內有尚書侍郎,外有總督巡撫,有的還因為受到他們的彈劾而罷職丟官。
張之洞和清流派的這些活動,沒有慈禧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清政府鎮(zhèn)壓了太平軍以后,國內的政局相對穩(wěn)定,吏治腐敗的問題便突出了出來;在外事方面,出現了列強圖謀侵占我國領土的危機。清流派的出現,正是適應了現實政治的需要。從最高決策核心來看,慈禧執(zhí)政初期與恭親王聯手合作的政治蜜月已經成為過去,兩人面臨著此消彼長的權力再分配。慈禧從欽定張之洞為探花那個時期開始,似乎就在有意識地扶植一支輿論力量,作為制約恭親王和權貴們的工具,于是清流派才得以脫穎而出,成為一個社會矛盾的平衡器,作為一個權力斗爭的調節(jié)器,活躍地運作于政壇;張之洞才得以嶄露頭角,進一步受到慈禧的賞識。
慈禧不可能具有民主意識,但她懂得輿論是制約官員們的有力武器;巧妙而有效地操縱輿論,標志著她的統治技巧日益嫻熟。比起一味害怕輿論、壓制輿論來,似乎要略勝一籌。然而言路又是一把雙刃劍,在發(fā)揮它的制約功能時,有時也不免要制約到使用者自身。
光緒六年發(fā)生的庚辰午門案,既對張之洞和清流派是一次考驗,而對慈禧也未嘗不是一次考驗。
這一年的中秋節(jié)前夕,慈禧派了一個名叫李三順的太監(jiān),給她的親妹妹、光緒的生母醇王福晉送食品。李三順帶著兩個小太監(jiān),挑著八盒食物出午門時,因為沒有按照規(guī)定提前辦理出門的手續(xù),值班的護軍不肯放行,發(fā)生爭執(zhí)。李三順倚仗慈禧的權勢,十分刁蠻,丟棄了食盒,回去向慈禧誣告。正在病中的慈禧,聽信了一面之詞,據說氣得把藥碗也摔了,派人把慈安太后請來,哭訴她被人欺侮了,說是不殺了這幾個護軍就不活了。這事交給刑部和內務府審辦,就是一時轟動朝野的庚辰午門案;但在當時的官方文書里,卻是稱之為“值班護軍毆打太監(jiān)”一案,由此可見其傾向性。前后歷時三四個月,刑部和內務府三次上報的意見都被駁了回來。直到十一月二十七日,上面的意思還是要將護軍殺頭;軍機大臣不能接受,反復申述。二十九日下來了旨意,強調護軍“業(yè)經告知奉有懿旨,仍敢抗違不遵,藐玩已極,若非格外嚴辦,不足以示懲儆”。說白了,就是慈禧要爭回面子,出一口惡氣。判決的結果是,三名護軍僅僅保住了性命,有的充軍到黑龍江服苦役,有的圈禁五年,護軍統領交部“嚴加議處”;對于惹是生非的太監(jiān)李三順則不聞不問。如此處理,顯然是大不公。一些大臣憂心忡忡,翁同龢在日記里寫道,這使他想到漢唐以來,宦官們敗壞朝政,往往都是從一些案件開始的,“事勢漸危,如何如何”,心情既沉重,而又無可奈何。
一周以后,突然峰回路轉,十二月七日兩位皇太后下令,減輕護軍的處分,護軍統領免交部議,并將李三順打了三十大板。
原來是左庶子張之洞和右庶子陳寶琛說話了,他們于十二月四日各上了一道奏折。
他們都兼有“日講起居注”的官職,負有“拾遺補闕”的職責,清流派平時標榜的宗旨和他們一貫的作為使得他們不能不說話,但這話怎么說就大有講究了。恰巧在這一期間,發(fā)生了一樁瘋子劉振生從神武門混入了后宮的事件,張之洞和張佩綸、陳寶琛商議,主張把這兩件事捏在一起,只就加強門禁和對太監(jiān)的管理來做文章,希望慈禧自己能夠醒悟;而不可對護軍處理過重加以指責,唯恐在慈禧盛怒之下火上加油,反而無益有損。
按照這個思路,張之洞在《閹宦宜加裁抑折》中著重強調:
閹宦恣橫,為禍最烈,……惟是兩次諭旨,俱無戒責太監(jiān)之文,竊恐皇太后、皇上裁抑太監(jiān)之心,臣能喻之,而太監(jiān)等未必喻之,各門護軍等未必喻之,天下臣民未必盡喻之。太監(jiān)不喻圣心,恐將有借口此案,恫喝朝列,妄作威福之患。護軍不喻圣心,恐將有因噎廢食,見奸不詰之憂。天下臣民不能盡喻圣心,恐將有揣摩近習,諂事貂珰之事。
他舉出一些管理松懈及其危害的事例后,又強調:
萬一此后太監(jiān)等竟有私自出入,動托上命,甚至關系政務,亦復信口媒孽,充其流弊所至,豈不可為寒心哉!
與他同時上奏的陳寶琛說得更為明白:如果以后太監(jiān)們出入都說是奉了旨意,不分真假,一律放行,那就有護軍和沒有護軍是一個樣,有門禁和沒有門禁是一個樣。
這里還有一個插曲。陳寶琛按照張之洞的主意寫好了奏折后,仍然寫了一個“附片”,附在后面,要求減輕護軍的處分。張之洞聽說后急忙送去一紙短箋:“附子萬不可服”,借用藥名作隱語,制止呈上附片。聽說附片已上,他頓足大呼:“錯了,錯了!”等到結案后,張之洞高興地對陳寶琛說,“我們這次上奏居然獲得了良好的效果,請問你在附片中是怎么說的?”陳寶琛便背誦了幾句,它的中心意思是:皇上過去是因為講孝道、尊崇母親而主張要嚴懲;現在太后卻為了遵循祖制、防止流弊而格外寬大處理,更會光大圣德,受到臣民的稱頌?!瓉碚f得也很委婉,得體地給了慈禧一個下臺的臺階。
這次上疏,又是張之洞的得意之舉。若干年后,他在《抱冰堂弟子記》里記述了這件事,還列舉了恭親王對他的表彰。就在此事的前兩天,有兩位御史因為奏折太瑣屑而受到斥責。當時恭親王拿著張之洞和陳寶琛的奏折對軍機大臣們說:“彼等奏折真笑柄,若此真可謂奏疏矣!”
一天云霧散去,顯然是得力于張、陳兩位的奏折寫得好:角度選擇得好,分寸掌握得好,對慈禧的心理揣摩得好??嘈墓略劦貜拈T禁制度上立論,著眼點是考慮宮廷的安全,純乎是對太后的一片耿耿忠心?!苍S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此時張之洞已深得慈禧的信任。如果換了一個慈禧覺得不順眼的人,就是說同樣的話,也未必有這樣好的效果。
轉過年來,光緒七年二月,張之洞由左庶子補翰林院侍講學士;四個月后,一躍而升為內閣學士,官列二品,下一步就可以內升侍郎,外放巡撫了。這年的十一月,張之洞果然被任命為山西巡撫。一年之內,連升三級,由此而進入了封疆大吏的行列??磥泶褥嵘麨閮乳w學士,就是在為外放巡撫做準備了。
光緒七年十二月,張之洞懷著“經營八表”的雄心壯志趕在年前于二十二日到達太原。當時山西正是大災過后,兼之巡撫調動頻繁,“民生重困,吏事積疲,貧弱交乘”。
上任伊始,他便從整肅吏治入手,雷厲風行地懲處了一批貪贓枉法的文武官員,褒獎了知府馬丕瑤等“循良之吏”。半年以后,制定了治晉方略,以《整飭治理折》上奏,提出要“抉去病根”,“培養(yǎng)元氣”,“表里兼治”,列出了“務本以養(yǎng)民,養(yǎng)廉以課吏,去蠹以理財,輔農以興利,重士以善俗,固圉以圖強”等六個方面二十件要務。在養(yǎng)民方面他首先從清查地畝開始查出各地隱瞞土地近20萬畝;裁減差役,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在養(yǎng)廉方面,他以身作則,“首將原議臣衙門公費一萬九千五百五十兩,共支卓飯銀六千四百兩,暨此外一應查庫、門包等陋規(guī)全行裁禁”,嚴禁“饋送上司水禮之風”;設立清源局,清查多年未解決的“攤捐”積弊,有的免除,有的改為折色,有的在正稅中開支。在理財方面,查清了三十多年的糊涂賬,清出庫存銀72萬余兩,各種欠款152萬余兩。
張之洞認為“晉患不在災而在煙”,吸食鴉片者“吏役兵三種,幾乎十人而十矣”!針對猖獗的吸毒之風,制定了方案,《札各屬禁種罌粟》,在全省嚴禁種植、吸食鴉片。對查禁無方、謊報不實的兩個縣令予以罷免;設立戒煙局,醫(yī)治吸毒成癮者。
在山西期間,張之洞自己訂了一個時間表:“丑正二刻即起,寅初看公事,辰初見客。”半夜里兩點多就起床,三點剛過就辦公,如此勤勞,收到了“案無留牘,署無晏起”的顯著成效?!坝捎谖陌笩o人,一切筆墨皆須己出”,不僅是上報的奏折,就是一般的公文,也是親手修改,甚至是自己動手起草。他盡心盡力而又滿懷信心,在信中對友人說:“朝廷若假以三年,當為國家治之?!?/p>
就在張之洞治理山西取得初步成效的時候,南疆戰(zhàn)云密布。光緒八年,法軍占領河內,越南請求中國出兵,戰(zhàn)事迫在眉睫。自八年四月至九年十一月,張之洞多次上疏,分析局勢,敦促朝廷早下決心迎戰(zhàn),并一再提出具體的抗法戰(zhàn)備建議。慈禧在朝野主戰(zhàn)輿論的督促下,被迫準備迎戰(zhàn),于光緒十年三月十七日下令,命張之洞“來京陛見”。
光緒十年四月,慈禧先后任命主戰(zhàn)的清流主將張佩綸、陳寶琛會辦南洋、福建海疆事宜,張之洞署理兩廣總督。后來張佩綸因為馬江戰(zhàn)敗,又追究他保舉非人的責任,受到革職、充軍的嚴懲,從此退出了官場;陳寶琛也受到降五級調用的處分而退歸田里。論者一般都認為這是慈禧蓄意摧折清流人士;而張之洞獨得無事,是慈禧對他的眷顧未衰。
慈禧對張之洞的眷顧未衰確是事實,但首先得張之洞能經受戰(zhàn)火的考驗,自身站穩(wěn)腳跟。他是守土有責的方面大員,在戰(zhàn)爭中的責任比處在協助地位的“會辦”更重大;他這個書生面對的情況也更為復雜:廣東參戰(zhàn)的部隊淮、湘、粵三家各成派系;張樹聲、彭玉麟都是功成名就、軍功煊赫的宿將而兩人又嚴重不和;張樹聲既是開缺的前任兩廣總督,朝廷又命他留下來會同張之洞“辦理廣東防務”,同時又是彭玉麟、張之洞審察的對象,必然對張之洞深具戒心。雖然如此,張之洞卻在中法戰(zhàn)爭中交出了一份極為出色的答卷。最為人所稱道的主要有三點:
“以和衷聯諸將”。大敵當前,必須和衷共濟,團結對敵。在總體防御部署中,經過協商,他將內心所推重的彭玉麟從偏處瓊州一隅改為負責防守以虎門為中心的前路,同時一碗水端平,請張樹聲負責防守以黃埔為中心的中路,自己防守西南,廣州將軍長善、廣東巡撫倪文蔚防守廣州城的水路和陸路。對于張樹聲的被彈劾,張之洞既不落井下石,也不順水推舟,而是開誠布公地將朝廷轉來的原奏件都交給他看,讓他據實回復。后來在張之洞與彭玉麟聯名回復朝廷時,對張樹聲予以回護,說該督“素行謙謹,久歷封疆,刻意自愛。服官各省類皆孜孜求治”。不久,張樹聲病逝,張之洞又上奏為之請恤。經過如此一番協調,“目前在事諸臣毫無意見之參差,即湘淮粵諸軍亦毫無畛域之間隔”。
國事為重,“籌濟軍事,不分畛域”。在中法戰(zhàn)爭中,張之洞破除畛域之見,多方支援閩、臺、桂、滇各地抗法作戰(zhàn)。光緒十年六月張佩綸致電請援,張之洞派游擊方恭率兵五營自汕頭援閩;援兵正要開拔,馬江已經戰(zhàn)敗,張之洞改派潮軍兩營,攜大批軍火赴閩。同年九月,法艦攻臺灣,封鎖海面,企圖切斷臺灣劉銘傳的補給線。張之洞主動與劉聯系,千方百計先后支援劉部餉銀30萬兩。張之洞反復奏陳“牽敵以戰(zhàn)越為上策,圖越以用劉為實濟”,主張授劉永福以官職,承認黑旗軍的合法地位,在半年時間內先后給黑旗軍撥銀15.5萬兩,并派唐景崧率軍赴云南配合劉永福作戰(zhàn),唐軍的費用均由廣東承擔。其時廣東府庫空虛,據《抱冰堂弟子記》,“到任后為本省海防借銀二百萬兩,為協助滇桂越南劉唐兩軍及臺灣共借五百萬兩,合前任、本任共借洋款九百萬兩,先經奏明分各省認還,嗣戶部派廣東籌還,乃獨立認籌”。其中援滇200萬,援桂200萬,劉、唐40萬,臺灣40萬。張佩綸對他的支援復電稱:“公忠私義,不愧經營八表矣?!垢魇〗匀绻?,法氣必沮,惜哉!”云貴總督岑毓英也致電表示感謝:“越事仰賴明公主謀,助兵助餉,始克有濟。”
運籌決策,諒山大捷。在法軍圍困臺灣之時,張之洞建議在海軍敵強我弱的形勢下,采用“圍魏救趙”的策略,“援臺惟有急越”。他分析形勢:當前我軍不可能很快地把法軍從基隆趕走,法軍也不可能消滅我軍占領臺灣。只有“力爭越南,攻所必救”,就可以不讓法軍在孤島臺灣逞兇,而越南的領土逐漸恢復,臺灣之圍也就自然解除了。他主張分東西兩路夾擊越南的法軍。西路由唐景崧入越,會同劉永福及滇軍岑毓英所部,于光緒十年末收復越南大部失地,后又取得臨洮大捷,擊潰了西線法軍。在東路,張之洞力主起用非湘非淮、飽受排擠而退休的老將馮子材。向朝廷上奏:“該提督老成宿將,久官粵西,曾征越匪,威望在人,罷兵未久,舊部尚眾?!泵T募兵十八營,由欽州出邊入越。光緒十一年初,東路法軍萬人進攻諒山,廣西巡撫潘鼎新戰(zhàn)敗潰退,法軍占領諒山,一度攻陷鎮(zhèn)南關,全線震動。潘鼎新諉罪于馮子材。張之洞查證后與彭玉麟會奏為馮辯誣,并電慰馮“以大局為重”,“將來破敵,終賴麾下”。法軍再度進逼鎮(zhèn)南關,張之洞令馮子材任廣西關外軍務幫辦,負責鎮(zhèn)南關前線指揮。馮臨危受命,指揮士卒在關前隘處筑壘墻,跨東西兩嶺長三里,掘深塹、布置炮位。馮親率主力守關前,以蘇元春、陳嘉兩部守側后兩翼,王孝祺部屯于后,成掎角之勢。光緒十一年二月七日,法軍二千余分三路來攻,撲向關前東西二嶺,戰(zhàn)至初更,法軍敗退。次日,法軍主力向正面發(fā)動攻擊,并分兵攻擊兩側。兩方激戰(zhàn),成膠著狀態(tài)時,馮子材率先躍出長墻,持矛大呼沖入敵陣,將士紛紛一躍而起,與敵肉搏。此時正好王德榜率兵趕到,王孝祺、蘇元春也率部從嶺上沖下,法軍倉皇敗退。這天敵發(fā)炮彈不下千發(fā),槍彈“積地盈寸”,被殲數百人。馮子材等乘勝追擊,十三日克復諒山。
鎮(zhèn)南關、諒山大捷,一舉扭轉了中法戰(zhàn)爭的局勢,洗刷了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軍隊抵抗西方列強入侵屢戰(zhàn)屢敗的恥辱,張之洞稱之為“自中國與西洋交涉,數百年以來,未有如此大勝者”。
張之洞任山西巡撫以后,思想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這反映在《延訪洋務人才啟》里。他認識到:
方今萬國盟聘,事變日多,洋務最為當務之急?!橹型饨簧媸乱?,以商務為體,以兵戰(zhàn)為用,以條約為章程,以周知各國特產、商情、疆域、政令、學術、兵械、公法律例為根柢,以通曉各國語言文字為入門。
在晉期間,他接觸到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對他給前任晉撫曾國荃提出的以工代賑、開礦、興學、筑路等建議頗為重視,聘李提摩太為顧問,請他為山西官員定期宣講聲、光、化、電等科學知識,演示磁石吸鐵、氧氣助燃等實驗。他多次向總署要求開辦山西鐵礦,并與李鴻章探討過創(chuàng)辦鐵廠的問題。光緒十年四月還制訂了開辦洋務局的計劃,隨即因調離山西,沒有來得及推行。
經過中法戰(zhàn)爭之后,切身的體驗使張之洞加速了向洋務派的轉變。辜鴻銘在多年以后總結道:
洎甲申馬江一敗,天下大局一變,而文襄之宗旨亦一變,其意以為非效西法圖富強無以保中國,無以保中國即無以保名教。
光緒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的《籌議海防要策折》,可以看做是張之洞在戰(zhàn)后總結教訓和在廣東推行洋務活動的初步提綱。開頭便說:“自法人啟釁以來,歷考各處戰(zhàn)事,非將帥之不力,兵勇之不多,亦非中國之力不能制勝外洋,其不免受制于敵者,實因水師之無人,槍炮之不具?!被谶@種認識,他提出了一要“儲人才”,“戰(zhàn)人較戰(zhàn)具尤急”,擬設水師學堂一所。二要“制槍械”,他以切身體驗痛陳:“去年各省設防以來,所購軍火,不下數百萬金,而良楛不齊,且損重費,甚至居奇抑勒,借口宣戰(zhàn),停運截留,種種為難,令人氣沮。其運腳、保險、行用等費,扣至四五成不等。仰人鼻息,實非長策?!贝蛩阍诨浽O廠造槍、造雷、造火藥,以及槍彈、雷艇等。三要“開地利”,“外洋富強,全資煤鐵”。擬在省城設立礦物局,招商試辦。
我們可以看到,張之洞的洋務思想,形成于反對侵略戰(zhàn)爭的實踐;鞏固國家邊防,抵御西方列強入侵,是他洋務思想的重要內核。后來在致李鴻章的電報中談到他想在粵開辦織布局,是鑒于“洋布銷流日多”,自己設廠“應可與洋貨相頡頏”,也是出于抵制列強經濟侵略的目的。他的洋務思想中的抵御列強侵略的基本要素,與他作為清流派一貫主戰(zhàn)、反對屈膝求和是一致的,都帶有鮮明的愛國主義色彩。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三月二十九日,大學士徐桐上奏:“請調張之洞來京面詢機宜?!蔽掏樢灰姳阈闹敲?,在當天日記中簡潔明白地記下了“徐桐保張之洞”。
當時正是百日維新前夕,康有為已通過總理衙門多次遞上了他的變法奏議和《俄彼得變政記》、《日本變政考》等,各省也在醞釀開礦、修路、辦新學,維新變法的呼聲日益高漲。此時恭親王奕已經病重,軍機處內翁同龢已趨向維新而權勢獨盛,其他幾位軍機大臣禮王世鐸、剛毅、廖壽恒均難以與翁抗衡。一貫守舊的徐桐,與翁同龢、張蔭桓等趨向維新而受光緒重用者,歷來格格不入,此時如此建議,現代學者便認為是“以張驅翁”,即是將張之洞引入軍機處以抑制或取代翁同龢。
光緒當日將徐桐的奏折呈送慈禧,三日后,閏三月初三,清廷發(fā)出電旨:“張之洞著來京陛見,有面詢事件?!辈恢准毜膹堉赐性~拖延受到責備,剛剛離開武昌,便發(fā)生沙市事件。十九日日本領事住宅被燒;總署接到駐日公使來電,日本派兩艘軍艦往沙市,“必藉事要挾”。二十四日,光緒令尚在途中的張之洞折回,處理完此案再來京。
四月十日奕去世。二十七日,慈禧罷斥翁同龢,令榮祿署理直隸總督,命直隸總督王文韶、四川總督裕祿來京,后進入軍機處。等到沙市案件處理完畢,軍機處的人事早已安排就緒。五月二十七日軍機處來電,說是湖北地方緊要,張之洞不用來京了。
如果不是沙市事件在此時偶然發(fā)生,張之洞進京出任軍機大臣,以其不同于康有為的機敏、縝密、老練的政治手腕,調和于慈禧、光緒之間,此后的變法維新也許又是一番風景!
不到十天,張之洞再次聲名大噪,為朝野所注目。六月六日光緒發(fā)下諭旨,稱贊張的新著《勸學篇》“持論平正通達,于學術人心大有裨益”,令軍機處給各省督撫學政各發(fā)一部,“廣為刊布,實力勸導,以重名教而杜卮言”。一個月后,又下令總署排印三百部。
此時百日維新漸漸進入高潮??涤袨榈募みM議論及其力圖進入政治中心的努力受到質疑和抵制;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無論是在趨新或守舊的人士中更受歡迎;而王文韶和裕祿進入軍機處后又都表現平庸,于是召張之洞進京的呼聲再度高漲。
八月一日,奉召進京的袁世凱遇到張之洞的洋務幕僚錢恂,對錢透露打算在第二天覲見皇上時,當面建議召張之洞進京值軍機處。此時京城已是陰云密布,險象環(huán)生。張之洞得報,急復電請錢“力阻之”。
從七月二十七至八月五日,檔案顯示先后有內閣候補中書祁永膺,戶部候補主事閔荷生,日講起居注官、侍讀學士陳兆文,新任松江知府濮子潼,兵部職方司學習主事曾炳熿,教習知縣廣西舉人李文詔上書請求召張之洞進京。這些人對政局內幕所知有深有淺,但幾乎一致地不支持康有為等維新派,或贊揚張之洞“凡有建白,實出近日建言諸臣之上”,或稱張之洞“較之不學無術徒事紛擾及年少新進之空談無補者,相去萬里”,更斷言若用張之洞“斷不如宋神宗之舍韓琦、富弼而誤用王安石”。異口同聲地認為張之洞是化解危機、收拾局面的最佳人選。
八月初三,御史楊崇伊密請慈禧重新訓政。初四慈禧從頤和園回西苑。初六慈禧重新訓政。以上諸人的上書,八月四日以前的,光緒看后都呈送給慈禧;四日及以后的,光緒、慈禧是否看到沒有記載。最后一個主張召張之洞進京的是張的好友、湖南巡撫陳寶箴,他在八月七日發(fā)出長電,極力建議將張之洞“特旨迅召入都,贊助新政各事務”:
方今危疑待決,外患方殷,必得通識遠謀,老成重望,更事多而慮患密者,始足參決機要,宏濟艱難。
此電八日總署收到,但一切為時已晚。這一天慈禧在勤政殿舉行了盛大的第三次訓政儀式。兩天后,召榮祿進京。
歷史事實是,盡管當時呼聲甚高,但在緊急關頭,慈禧最信任的人并不是張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