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冕1

文壇記憶 作者:周明


沒有風,沒有寒意,難得北京早春一個清明、溫暖的三月天。7日下午,坐落在花木掩映的北京醫(yī)院三樓小小的會議廳里充滿了溫馨和喜悅的氣氛。

今天,對于95歲高齡的老作家冰心來說,是一個難忘的喜慶的日子。由于冰心在60年前用她的妙筆首先在中國翻譯、出版、介紹了黎巴嫩偉大詩人紀伯倫的作品——《先知》與《沙與沫》,黎巴嫩共和國人民感念冰心,記著冰心,于是60年后的今天,黎巴嫩共和國總統(tǒng)埃利亞斯·赫拉維親自簽署了第6146號命令,授予冰心女士黎巴嫩國家級“雪松騎士”勛章。由于冰心老人生病住院,因而授勛儀式安排在醫(yī)院舉行。冰心老人的許多朋友如雷潔瓊、趙樸初、張光年、陳荒煤、王蒙、蕭乾、袁鷹、翟泰豐、陳昌本、鄧友梅、張鍥、舒乙、陳祖芬、卓如、劉夢溪、金堅范、高洪波等,都到會向老人衷心祝賀!

冰心老人面帶慈祥的笑容,精神矍鑠,端坐在會場中央的輪椅上。黎巴嫩駐華大使法利德·薩瑪哈親手將一枚黎巴嫩最高獎賞的“雪松騎士”勛章佩戴在冰心的胸前,并按照阿拉伯人的習俗,彎腰輕吻了老人的手。

接著大使先生發(fā)表了熱情的講話,他滿懷深情地說:自古老的絲綢之路連接了中國的西安市和黎巴嫩南部的捷爾市的時代以來,時至今日,黎中兩國的友誼已經培育了一種代代相傳的情感。其中之一的表現(xiàn)就是今天這場樸素而又極其富有意義的儀式,我們向一位偉大的中國著名女作家、天才的女性謝冰心女士授予黎巴嫩最高勛章的儀式……我們今天頒發(fā)勛章,是為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品質加冕。如此象征性地在謝冰心女士身上得到體現(xiàn)的這些品質是由兼收并蓄、堅韌不拔、頑強拼搏和詩一般的溫馨融匯在一起的一種民族精神。從年輕時起,冰心便已敏銳地感受到另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偉大的黎巴嫩作家紀伯倫的深奧哲理和詩一般的呼喚。多虧了這位偉大的女士,紀伯倫的聲音和他的人文思想才能得以不僅在黎巴嫩和美國而且在中國傳播。今天,我們是為她而在此聚會,為她而在醫(yī)院里舉行了儀式。多虧了她,這所醫(yī)院暫時成了文化的殿堂,文學的論壇,因為只要冰心在那里,我們就能感受到文化存在和思想力量的存在,就能感受到愛的獨特力量的存在。

接著,陳昌本(文化部副部長、作家)致辭說:文化是連接各國人民的橋梁,是溝通各國人民思想,加深相互了解必不可少的工具。早在64年前,冰心女士就把黎巴嫩著名作家紀伯倫的杰作《先知》介紹給中國人民,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是用文學作品在中國和黎巴嫩人民之間搭起了一座友好的彩橋!

作家鄧友梅更是深情地說:冰心女士的作品培育了幾代中國人的心靈,她被數(shù)億讀者視為慈愛的師長和知心的大姐。紀伯倫先生的作品經她妙筆翻譯,60年來在中國,是最受歡迎的詩篇之一,是溝通中黎兩國人民心靈的彩帶。赫拉維總統(tǒng)親自下令為冰心女士授勛,不僅是冰心女士的榮耀,也使全體中國作家感到榮幸。

而冰心老人此刻是怎樣的心情呢?她致答辭說:這個榮譽不僅是給予我的,也是給予12億中國人民的,對此,我深表感謝。

她說:我喜愛紀伯倫的作品,特別喜愛他的人生哲學,對愛的追求。他的作品深深地感染了幾代人。紀伯倫不僅屬于黎巴嫩,而且屬于中國,屬于東方,屬于全世界。

大家報以熱烈掌聲。

簡短、樸素但卻隆重、熱烈的授勛儀式結束后,冰心老人由女兒吳青、女婿陳恕扶著輪椅推出會議室回到病房。人們簇擁著老人,握手問安、祝賀,也祝老人早日康復。

情景是感人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