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霞尚滿天2

文壇記憶 作者:周明


這個話題,引起她對于往事的回憶。在她70年寫作生涯中,散文的確比小說多。她覺得寫小說時的心情,大概經(jīng)過甜、酸、苦、辣四個時期。從《超人》前后到《第一次宴會》那個時期,她的生活一直在快樂融洽的心境中度過的。這以后她從周圍的事物中感到了世態(tài)人情中有很濃厚而壓抑的“酸”的東西,因此寫了《分》和其他幾篇。1957年以后的“反右”和“十年動亂”是“苦”的時期。那期間她只寫了一篇《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借題傾吐心中的衷情。再往后就是粉碎“四人幫”之后的1980年寫了一篇《空巢》及去年的《萬般皆上品》,今年的《遠(yuǎn)來的和尚》、《落價》、《干涉》,那是滿含著心中的辛辣和酸楚而落筆的。她深有感觸地說:國家是欣欣向榮地“向前看”了,但卻還有一些年輕人是“向錢看”的。他們“向錢看”的原因和手段不盡相同,她聽到看到的夠多了。還有諸如知識分子的“貶值”,封建殘余思想的作怪等等社會現(xiàn)象、社會問題,她耳聞目睹,有感而發(fā),自然地筆下有了一種辣味!

她說:這也不奇怪,經(jīng)過滄桑,人,老了就是辣的!

為了盛贊這位中國文壇目前最高齡的“壽星”以一顆真誠的愛心,七十年如一日地辛勤筆耕,為中華文學(xué)事業(yè)所做的卓越貢獻(xiàn),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館和北京圖書館于1988年7月12日舉辦了《冰心文學(xué)創(chuàng)作生涯70年展覽》。

非常不巧,我7月11日飛往貴州茅臺酒廠,為了出席一個預(yù)先安排的授獎儀式。臨登機前,我打了一個電話給她,說明情況,表示歉意也表示賀意。她親切地說:要展到月底呢,你回來再去看。

開幕儀式的電視新聞我恰巧在貴陽市的云巖賓館看到了,感到格外高興!

過了一個星期后,我回到北京便趕到北京圖書館展廳去參觀。那是一個炎熱的夏日,參觀者卻絡(luò)繹不絕。

展廳里,一幅幅照片,一頁頁手稿,一件件實物,靜靜地、靜靜地向人們娓娓講敘著一個真誠、執(zhí)著、頑強地飽含著愛的生命的故事。同去的曉南,是一位年輕的朋友,當(dāng)她仔細(xì)、認(rèn)真地看過展覽后,深有感觸地說:她真了不起!我懂了,人們愛她,不是別的,正是她的人品和文品。

我想:是這樣的。

縱觀她生命的道路,如同一條小溪,從淺淺的小谷中,緩緩地、曲折地流入“不擇細(xì)流”的大海。它有時經(jīng)過荒蕪的平野,也有時經(jīng)過青綠的丘陵。于是這水流的聲音,有時凝澀,也有時通暢,但它還是不停地向前流著。

她生命之水永不枯竭,一直地在流著、流著,流向大海,流向遠(yuǎn)方……

冰心永遠(yuǎn)不老。她手中的筆也永遠(yuǎn)不老。因為她的心緊緊貼著大海,貼著人民大眾。

大海給予她力量和勇氣。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1988年香山紅葉正濃時,寫于北京東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