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近周恩來》 毛澤東與周恩來(20)

走近周恩來 作者:權延赤


周恩來在同毛澤東的相互關系中,主要是崇敬、服從、彌補和相輔相成。

他對毛澤東的崇敬熱愛和信任是真誠的,堅定不移的,這使他未能看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國家和民族的災難,真心支持并擁護了這一決策。

他對毛澤東以服從為主,謙和恭敬有余,直言敢諫、堅持原則稍嫌不足;顧全同志情誼而有失直率,缺乏必要的正面交鋒;有時明知毛澤東對某些事情處置失當,也作出讓步,違心地屈從了。比如“文化大革命”后期,他發(fā)現(xiàn)了問題,認識到存在的嚴重錯誤,也沒有鼓起勇氣向毛澤東當面指出。對于這方面問題的認識,鄧小平1980年8月,對意大利記者法拉奇有段實事求是的談話。大意是:周恩來就像我的兄長,他是同志們和人民很尊敬的人。他在“文化大革命”中沒有倒下去是件極大的幸事。當時,他處的地位十分困難,他說了好多違心的話,做了好多違心的事。但人民原諒他。因為他不做這些事,不說這些話,他自己也保不住,也不能在其中起中和作用,起減少損失的作用。他保護了相當一批人。

比較周恩來,鄧小平雖然也不反對毛主席,但他敢于發(fā)表與毛澤東不同的意見,尤其是敢于堅持自己的意見。在條件不允許時,他敢于沉默,不隨聲附和,以致于毛澤東傷感而不滿地抱怨“鄧小平耳朵聾”,聾還不靠前來聽,“總是躲著我”。為了大局,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思考和辦法,鄧小平也可以作一點違心的檢討,一旦獲得工作機會,他決不會錯誤地“吸取教訓”,他仍然頑強地照自己的獨立思考去工作。他在糾正“文化大革命”帶來的混亂、恢復秩序、發(fā)展安定團結(jié)的局面和恢復經(jīng)濟建設等方面,大刀闊斧,取得了公認的顯著成績。所以毛澤東夸他“人才難得”,周恩來也真誠地對他說:“你比我干得好?!?/p>

周恩來的態(tài)度使他同毛澤東共同執(zhí)掌最高權力幾十年;鄧小平的態(tài)度使他“三落三起”,一生充滿了戲劇性的波瀾起伏。他的獨立、堅持和頑強,他對“文化大革命”錯誤的系統(tǒng)糾正,理所當然不能為毛澤東所容。因為毛澤東顯然沒明白國家和他自己出了什么問題,堅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都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學說的最高原則。

當鄧小平第三次出山時,人們津津樂道地評議他的“三落三起”,往往認為他的第三次出山取決于他本人的品質(zhì)、性格、智慧、意志,特別是策略。我認為這只是次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受命于天”。

這個“天”,就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畢竟人民不能靠口號生活,歷史更不是靠口號來推動向前。在經(jīng)歷了奪取政權、鞏固政權的非常時期之后,如果廣大的人民群眾得不到更多的民主、自由、平等,不能迅速發(fā)展經(jīng)濟,提高物質(zhì)和文化生活水平,想要中國人民長期地真心實意地接受和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是不可能的。人民選擇了鄧小平,是因為鄧小平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他的思想和辦法,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

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鏟除了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垃圾和腐朽,蕩滌了污泥濁水,又打下堅如磐石的基礎。但是,在建設社會主義經(jīng)濟的大廈時,幾經(jīng)探索終未成功。從“大躍進”“人民公社”,到“工業(yè)學大慶,農(nóng)業(yè)學大寨”,有某些成功的經(jīng)驗,但未能改變國家經(jīng)濟落后、人民生活貧困的基本現(xiàn)狀。鄧小平領導中國人民走改革開放之路,使經(jīng)濟騰飛,人民生活取得舉世矚目的改善和提高,終于探索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在那堅如磐石的基礎上,設計并建造起社會主義大廈。他因此成為繼毛澤東之后第二個改變中國歷史和命運的偉人、巨人。如果說,毛澤東在世之年,周恩來為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和維護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作用作出了最大貢獻,那么,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在毛澤東逝世后,正是鄧小平為確立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保證毛澤東思想繼續(xù)發(fā)展并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了最大貢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