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土壤和環(huán)境 (一)烏克蘭,基輔 布爾加科夫是俄羅斯族人,生于烏克蘭的基輔市。他的第一 部長篇《自衛(wèi)軍》,后來改編成劇本《圖爾賓》的,就是以他 1 9 1 8 至 1 9 1 9 年在基輔的經(jīng)歷為背景的。 烏克蘭位于歐洲東南部,南臨黑海和亞速海,境內(nèi)地表起伏, 第聶伯河縱貫中央,土地富饒,歷史上是周邊各國爭奪之地?,F(xiàn)在 它獨立了。不過,即使在加盟蘇聯(lián)時期它也在聯(lián)合國有投票權(quán)。 近年來那里發(fā)生的許多事都有歷史原因。 烏克蘭的絕大多數(shù)居民是烏克蘭人。俄羅斯人約占居民總數(shù) 的五分之一,還有波蘭人、猶太人、德意志人等。由于沙皇俄國實 施沙文主義政策,壓制和抹殺民族文化,俄語為官方語言,政府文 件中稱烏克蘭語為“小俄羅斯方言",烏克蘭人為“小俄羅斯人”。 因此某些俄羅斯人曾小視烏克蘭人。但布爾加科夫一家無此類偏 見。(東北淪陷時,日本人曾不準人們說自己是中國人,必須說“滿 洲國人”,定 日語為“國語 "。) 1 9 1 7 年 2 月沙皇統(tǒng)治被推翻并不等于整個俄國立即換了天 地。十月革命后,烏克蘭有過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 9 1 8 年 2 月蘇俄紅軍開進過首府基輔,宣布過“烏克蘭蘇維埃中 央執(zhí)行委員會為最高權(quán)力機關(guān)"。但 3 月,列寧為了退出大戰(zhàn)、鞏 固十月革命成果而與德、奧等國簽訂割地賠款的《布列斯特和約》, 7 7 烏克蘭等地因而獲得了獨立的權(quán)利,紅軍撤出基輔。(半年之后 德、奧等國投降,大戰(zhàn)結(jié)束。1 1 月 1 3 日蘇俄才撕毀了這一和約。) 1 9 1 8 年的烏克蘭仿佛是塊充滿仇恨的土地。這里有幾十萬鄙視 俄國人的、蠻橫的德國兵,有幾十萬從首都彼得格勒和北方各地逃 來的貴族、高官、軍官、地主、富商、高級知識分子。他們被布爾什 維克趕出安樂窩,懷著各 自的仇恨來到他們認為是“自由獨立的烏 克蘭”,想繼續(xù)他們的舊夢。而周圍的、十倍于他們的百姓當然有 對他們的仇恨。烏克蘭經(jīng)歷著席卷全俄的歷史風暴。 從 1 9 1 8 年 3 月開始,英、法、美、Et本、土耳其等國軍隊對蘇維 埃國家進行武裝干涉,加上各種舊勢力組成的白軍反撲,一時間俄 國四分之三的領(lǐng)土被白軍和干涉軍占領(lǐng),不得不實行“戰(zhàn)時共產(chǎn)主 義"。直到 1 920 年 4 月白軍鄧尼金部隊被擊潰,鄧本人流亡英國, 其殘部弗蘭格爾雖在南方又組“政權(quán)”,終于作鳥獸散,國內(nèi)戰(zhàn)爭才 告結(jié)束。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外高加索四個蘇維埃社會主 義國家于 1 922 年 1 2 月 30 日才共同宣布成立蘇聯(lián)。在這種總形 勢下,基輔的政權(quán)更迭活似“走馬燈”: 沙皇被推翻后,民族主義者成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和“中央拉 ; 1 9 1 8 年 2 月,成立“烏克蘭蘇維埃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 3 月 ,紅軍撤出,德軍開進。“中央拉達”重新掌握政權(quán); 4 月,德軍解散“中央拉達",操縱成立烏克蘭國并選出全國統(tǒng) 領(lǐng)蓋特曼; 1 2 月,彼得留拉的白軍趕走蓋特曼的部隊,成為新統(tǒng)治者; 1 9 1 9 年春,邵爾斯率領(lǐng)的紅軍趕走彼得留拉分子,又確立蘇 維埃政權(quán) ; 8 月 ,鄧尼金和彼得留拉的兩支白軍同時從三個方面夾擊紅 軍,紅軍撤走;9 月,兩支白軍爭奪結(jié)果:基輔政權(quán)落到鄧尼金部隊 手里; 7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