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插花地冊子》 第三章 師友之間(4)

插花地冊子(增訂版) 作者:止庵


父親去世后,我編選了《沙鷗詩選》和《沙鷗談詩》,都在一九九六年出版。兩本書加起來有八九百頁,父親一生的主要著述大致收錄在內(nèi)。當(dāng)然并非沒有遺漏,譬如《沙鷗談詩》出版后,就中《談詩書簡》的收信人又提供給我父親若干專門談詩的信札,有如一批小論文,但是也就無緣加入。另外一位朋友也寄來父親不少信件,原本可以選輯為《談詩書簡之三》。兩本書面世后,雖然均已售罄,然而幾無反響。我知道父親已經(jīng)不是一般受眾的關(guān)注對象了,對此我深感遺憾,但也無可奈何。世事無常,俟以來日——我所能說的也就是這個了。

第二位是廖若影。關(guān)于他,我先是在《關(guān)于寫信》的附記里寫過一點感想,后來又專門寫了一篇《記若影師》,這里只能略做補充。其實我一共只和他見過兩面,分別是在一九七六年冬天與一九八一年春天,乃是隨父親到重慶南岸他的家中拜訪,各停留半日,未能深談,此外只是通信而已。先是我去函問候,一九七七年一月十六日收到第一封來信。我與他年齡相差五十二歲,卻是同輩,故稱之為“老表”,他則呼我為“弟”。到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五日為止,其間共收到來信六十七通,除一封丟失外,我都好好保存著。此外又有給我父親的兩封信,也存留我處。給我父親寫信用文言,無標(biāo)點;給我則用白話。我愛讀古詩詞,有疑難處便向他提問,所以這些信的內(nèi)容十九是談詩的,又以技法方面為主。我當(dāng)時淺薄浮躁,所提問題天南海北,漫無邊際,他卻毫無怪罪之意,盡量予以解答。最近我重讀一過,仍然覺得新意滿眼。其中又以對古人某些詩作的會心理解最為精彩,雖然話說得平易樸實,但細細品味,感到非有一種特別悟會,不能道及。

例如一九七七年五月七日來信說:“至于用字的問題,這就在一句詩里面關(guān)鍵地方的字要斟酌,要推敲,要千錘百煉。比如唐朝賈島有一首詩里面有一句是‘僧敲月下門’,這個‘敲’字,據(jù)說當(dāng)時他是經(jīng)過一番推敲工夫的,原來這句是用的一個‘推’字,經(jīng)過他反復(fù)演試,就覺得‘推’字不如‘敲’字好,故決定改為‘敲’。我們試想,在月光下一僧歸來,寺廟的門早已關(guān)閉,敲就有聲,敲它幾下,里面就會有僧出來打開,這種情味是真率而如見的,倘用‘推’字,既無聲,便直切了當(dāng),自己將廟門推開進去就是,這樣便索然無味了。這是用字的關(guān)鍵地方和妙處,故詩能做到千錘百煉,始可臻于妙境。您來信引用的幾則妙句,‘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必須有上一句的‘借問酒家何處有’才把這下一句逼得出來,不然如何見得這句詩的好呢,又如‘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和‘粉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都是上句逼出下句來的,這就是手法和描繪藝術(shù)上高深的問題,也就是說在即情即景下,通過心靈寫出來的一種妙句,這里值得注意的,就是‘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的‘關(guān)’字,與‘卻疑春色在鄰家’的‘疑’字,是關(guān)鍵字,是要經(jīng)過推敲的,在用‘關(guān)’字和‘疑’字后,就能把上下句及整首詩的神情傳出來。一首詩的名句只能有一句或兩句,不會全首有,從來的詩也不會每首都有名句的,名句就是一首詩的精華,好詩能留傳就在于此,上面舉的詩句,如我們試試改換其他的字加進去,恐怕情味就不一樣了。”這里雖然是針對煉字而言,內(nèi)涵卻是對詩的意境的深刻體會。尤其關(guān)于“推”“敲”的比較,已經(jīng)涉及意境問題最關(guān)鍵所在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