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寓言這種文學形式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歷來為人們所喜聞樂見。《伊索寓言》是歐洲寓言史上歷史最久遠、影響也最大的一部寓言集,豐富的內(nèi)容和發(fā)人深思的教諭使得它的傳播歷久不衰。
古代希臘的地理范圍與今天的希臘大體相仿。它的主要部分是巴爾干半島南部地區(qū),此外還有地中海中的克里特島、愛琴海中諸島及沿岸部分地區(qū)。當時生活在這塊不大的土地上的希臘人人數(shù)并不很多,但他們卻在距今數(shù)千年之前,利用大自然賦予他們的有限條件,創(chuàng)造出令后人一直贊嘆不已的燦爛文化。這里既有古今吟誦不絕的長篇巨制荷馬史詩,時至今日仍然經(jīng)常被呈現(xiàn)于舞臺的戲劇藝術(shù),還有各種精美絕倫的雕塑和繪畫等,而寓言則是他們豐富的生活智慧和杰出的文學創(chuàng)作才能的另一種體現(xiàn)。
雖然伊索作為一位寓言作家在古代非常有名,但關(guān)于他的生平傳下來的材料卻很少,而且不甚確切?,F(xiàn)今掌握的有關(guān)伊索生平的一段最重要的歷史記述,見于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歷史之父”希羅多德在其史著《歷史》中的一段敘述。希羅多德在記述埃及歷史時提到:“羅多皮斯……是薩摩斯人赫菲斯托波利斯之子雅得蒙的女奴,并且與寫作寓言的伊索同為一個主人的奴隸。”[1]希羅多德在那里強調(diào),他認為伊索是赫菲斯托波利斯的奴隸的證據(jù)是,當伊索被得爾斐人加害,得爾斐人遵照神示要求,召請人去領(lǐng)取為伊索被害而支付的賠償金時,只有上述雅得蒙的同名孫子去認領(lǐng)。希羅多德在這里提到的羅多皮斯是古代一位名伎。希羅多德認為:“羅多皮斯的壯年是在阿馬西斯為王的時期。”古代希臘人的“壯年”概念一般指40歲左右。上述阿馬西斯是埃及國王,公元前570年—前526年在位。由此人們一般認為,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人。
除上述史料外,根據(jù)一些其他材料推測,伊索可能出生于小亞細亞的弗律基亞,曾經(jīng)是一個名叫克珊托斯的人的家奴。伊索由于天資聰穎而獲得自由后,游歷希臘各地,給人們講述各種寓言故事,深受人們喜愛。據(jù)稱伊索講述的寓言中有的涉及得爾斐神示,揭露祭司的虛偽,從而引起祭司們的不滿。得爾斐位于希臘中部的群山之間,是古代希臘祭祀阿波羅的著名圣地,那里的阿波羅神壇發(fā)出的神示受到人們的高度崇奉。據(jù)說得爾斐人趁伊索受呂底亞國王克洛伊索斯(公元前560年—前546年在位)遣他出使得爾斐之機,設(shè)下圈套,誣陷伊索偷了圣廟的金器,判處伊索死刑,把他推下山崖。上述希羅多德提到的得爾斐祭司為伊索之死交付賠償金即指此事。
公元1世紀時曾經(jīng)有一篇伊索傳記在希臘東方流傳,基本就是根據(jù)上述那些情節(jié)結(jié)合伊索的寓言故事編寫的,并非信史。
公元前5世紀有一幅瓶畫,畫著一個外貌丑陋的老人,躬身而坐,面對一只狐貍,顯然這就是人們想象中的伊索。如同古代寓言本身主要是普通勞動者源自生活實踐的創(chuàng)作,集中體現(xiàn)了人們的共同智慧一樣,伊索的這一形象也集中寄托了人們的理想:出身卑微,但富有智慧;形象丑陋,但心靈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