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zhàn)初期,在各方推動下,國民黨決定邀請各方人士成立國民參政會,作為咨詢性的民意機構。8月14日,蔣介石決定利用參政會宣布并判決其所謂中共“破壞抗戰(zhàn)之罪狀,警告其速歸順中央,完成統(tǒng)一”。17日下午,蔣介石“研究陜北地形與剿匪計劃甚久”。18日上午,蔣介石致函胡宗南。同日,將“對共匪軍事準備”、“對共匪宣傳計劃”、“對共匪之總方略”作為今日三大要事,要求“切實決定,以便付之實施”。一方面,他在日記中為自己打氣,“不能再事被動消極,顧忌太多”;另一方面,他又要求自己“熟慮斷行”,“不敢出以孟浪之舉”。24日決定召胡宗南來重慶,同時撥發(fā)胡準備金1000萬元,閃擊延安計劃即將進入實質階段。
蔣介石開始估計進攻延安后的各種可能情況:甲、持久不能解決;乙、倭寇乘機進攻洛陽、西安;丙、俄國干涉,進攻西安;丁、中共向晉西、隴東、寧夏逃竄;戊、在國民黨軍反攻倭寇時擾亂后方。8月25日,蔣介石用半天光景研究國際與國內形勢,做出結論,在日記《雜錄》中寫下了一份詳細計劃。計劃分中共問題、蘇俄問題、中共與蘇俄關系三大部分。他說:
中共問題,無根本消滅之法,但不能不有解決之方案。如果始終要用十軍以上兵力防剿陜北之匪區(qū),則不如先搗毀延安巢穴,使之變成流寇,無立足余地為上策。
這就是說,蔣介石經(jīng)過反復長考之后,終于下決心要進攻延安,使中共中央放棄延安,成為“流寇”,然后以十軍部隊在后方各地,一面防范,一面搜繳,各個擊破,分別肅清。
計劃規(guī)定以三個月為“積極準備時期”,以威脅與壓迫之手段,造成其內部之恐怖狀態(tài);以宣傳與政治手段為主,而以軍事力量為從。關于進攻時機,蔣介石選在日蘇和戰(zhàn)未決與德蘇戰(zhàn)爭未決以前,認為這是最“有利之時機”。計劃寫道:
延安必須于德俄戰(zhàn)爭未了之前與倭俄未確切妥協(xié)之時,更須于我對倭總反攻之前,從事肅清為妥,過此則無此良機,如是共匪坐大,中國莫救矣。
蔣介石為什么選擇這一時機,主要考慮的是蘇聯(lián)因素。在蔣看來,如果蘇聯(lián)的對德戰(zhàn)爭勝利,或者蘇日妥協(xié),蘇聯(lián)都將能騰出較多力量來支持中共,不利于蔣的反共軍事。他認為,在亞洲大陸,蘇聯(lián)必然與英美“平行瓜分中國”,也必然要利用中共,所以必須“冒大險,賭存亡”,解決中共問題。
接連幾天,蔣介石緊張研究“進剿陜北計劃”,開始調動兵力,如:調青海騎兵兩團到隴東,令寧夏方面積極準備中共向西突圍等。他甚至開始研究外蒙古地形與道路,大概是為了堵住中共向北轉移吧!同時,蔣介石也在擬訂“對共匪罪行宣布之重點”。8月29日開始寫了四條,后來又寫了五條。顯然,這是為了從輿論上加以配合。31日,他在《本月反省錄》中寫道:“共匪不滅,則對內對外之隱憂皆不能消除也。故一切問題,皆應集中于剿共一點?!庇衷凇侗驹麓笫骂A定表》中寫道:“對共匪宣傳與進剿方略之決定?!?/p>
第三國際解散后,蔣介石即計劃進攻延安。不過,他極端保密,只向胡宗南個人透露,軍事委員會的要員們都蒙在鼓中。直到9月1日,他才在會報會上向徐永昌等出示手示,擬即令準備進攻延安、邊區(qū)、中共等。9月3日,他與陳布雷、王世杰商量,提議由軍事委員會或政治部正式宣布中共“罪狀”,使中外人士皆能了解其“奸謀”。9月5日,他決定對邊區(qū)和中共部隊進行“隔離”,不再承認其為中國軍隊,更不承認其為抗戰(zhàn)團體,預定解散第十八集團軍在重慶的辦事處,封閉中共在重慶的《新華日報》。同日,蔣介石召見胡宗南,“研究對共方略”?!?/p>
烏云密布,風暴將起,中國再次面臨嚴重的內戰(zhàn)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