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希特勒的禮物(1)

秘密:諾獎得主的布衣與光環(huán) 作者:【美】大衛(wèi)·普萊特


諾貝爾獎是西方設(shè)立的獎項,其中80%的獲獎?wù)邅碜杂?0個國家,它們的總?cè)丝谥徽剂巳澜缛丝诘?1%。諾獎得主主要集中在歐洲、美國和日本,非洲和南美受到了嚴重忽視。

表3顯示了截至2014年[37]諾獎得主的國籍。

[37] 原文中此處寫的是2012年,與下表中的年份相矛盾。

在20世紀,96位美國獲獎?wù)咭驗槌錾鼗蛘吖裆矸荻黄渌麌乙蟪姓J本國國籍。換言之,在未來的諾獎得主中,存在從其他國家向美國移民的移民潮或者“人才流失”現(xiàn)象。

20世紀諾獎得主變更國籍的情況主要發(fā)生在德國。在20世紀前20年里,德國是諾獎得主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占了總數(shù)的24%,而美國的諾獎得主只占了5%。但在20世紀最后20年里,德國的獲獎?wù)咧徽剂?%,而美國占了51%。詳見表3

表3 1901—2014年諾獎得主的國籍

這一變化主要是由納粹德國的種族政策造成的。1933年4月,納粹政府上臺后不到三個月就通過了一項“公務(wù)改革法案”。該法案規(guī)定,所有政府雇員必須具有“雅利安”血統(tǒng)。由于德國的大學受政府管轄,這項規(guī)定也殃及大學教授。那些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服役的人可免于這項規(guī)定,但這一例外后來也被1935年的《紐倫堡法》廢除。德國的大學陷入了災(zāi)難。不到一年,約有2600位科學家和學者離開德國,大部分去了英國。德國的大學流失了近四分之一的物理學家。在逃往英國的難民中,有7位是諾獎獲獎?wù)?,還有20人在移居外國后獲得了諾獎。吉恩·梅達沃和戴維·派克著有《希特勒的禮物》一書,主要描述德國科學家逃往英美的移民潮。

馬克斯·普朗克[38]承認這一現(xiàn)象使德國科學界遭受了嚴重損失,他在5月獲準和希特勒見面商討此事:

[38] 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1918年物理學獎得主。

我當時說我們需要這些猶太人的才能,迫使他們移民會給我們自身造成損失,他們的才能可能會被他國利用。他(希特勒)根本不聽,只是滔滔不絕說了很多籠統(tǒng)的事情。最后他說:“有人說我有時意志薄弱,這是誹謗。我有鋼鐵般的意志。”他一邊猛扇自己的膝蓋一邊說,而且越說越快,并且因為無法控制的怒火而氣得發(fā)抖。我除了保持沉默別無選擇,之后就盡可能合時宜地離開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