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家村黨支部建立以后,黨員們分頭到各處聯(lián)絡老黨員、老熟人,努力擴大黨的組織,在此基礎上發(fā)動嶗山抗日武裝起義,組織起一支小小的隊伍。由山大的民先隊員和本地老黨員相結合的這支隊伍,深入農(nóng)村,張貼標語,印發(fā)傳單,演出抗日話劇,教唱抗日歌曲,教練殺敵本領,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使周圍群眾的抗日熱情沸騰起來。李西山的父親李崇漢老先生是埠落完全小學的校長,在當?shù)赝藕芨?,他積極支持組建游擊隊的工作,學校成了這支隊伍的司令部。這對各階層有很大影響,有的開明地主也起來了。畢家村的武術教師宋中堂帶領他的一些徒弟參加了游擊隊,并熱心向參加和支持游擊隊的青少年傳授拳術。以埠落小學為活動中心的唱歌、演戲、練操、學武術、講游擊戰(zhàn)術等活動搞得熱火朝天。
隊伍中唯一當過兵、扛過槍的是陳振麓,就讓他當了抗日游擊隊隊長,另一個民先隊員王儒林當了指導員。1938年夏天,那時我們已轉到另外一支部隊,陳振麓不幸得了肺結核,被送回濟南老家,終因病重不起,臨終還高喊〖BF〗:“〖BFQ〗起來!”1939年秋,也是在另一個部隊,王儒林因吃不了苦,脫離了隊伍,可能他也覺得不好,一直不和我們聯(lián)系。在革命道路上有人落伍,有人動搖,這并不奇怪。
但是,我們那批民先隊員的大部分人都非常能吃苦,不怕犧牲,表現(xiàn)得很堅定、很堅決。舉幾個例子:
前面提到過一個女同學叫王桂榮,她出生于一個高級職員的家庭,由于讀了很多進步書籍而走向革命。她有個男朋友,是海軍學校的學生,熱戀著她,因為她要參加嶗山游擊隊,而那個男朋友又舍不得丟掉“錦繡前程”,竭力反對她去參加游擊隊,談了好幾次都無結果,最后,那個海軍學校的學生約她到海濱公園攤牌。那天,她那個男朋友帶了一支手槍,威脅說:“如果你不答應,我們就死在一起!”
“你這是愚蠢的犯罪行為,我堅決反對!”
那個男朋友氣得再也說不出話來,就朝著王桂榮的影子打了幾槍,憤憤地走開了。
這真是兩條路線的生死決斗。那個海軍學校的學生后來到了臺灣,成了將軍。但是歷史無情地證明:王桂榮走的道路是正確的。王桂榮又名王堅,為此,后來我寫過一首詩《王堅》:我要去抗日,談愛容稍緩。
或同上戰(zhàn)場,或一刀兩斷。
豈能同殉情?那成什么樣。
語罷槍聲響,對影連三槍。
扭頭從此別,各走天一方。
青島有女兒,王堅名遠揚。
1937年11月,“東工委”決定派我到高密去工作。當時,高密縣有一個紳士叫蔡晉康,打著抗日的旗號拉起一支隊伍——高密抗日游擊隊?!皷|工委”的王再天和蔡晉康取得聯(lián)系,并向項乃光報告了這一情況,“東工委”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繼續(xù)搞嶗山游擊隊,一路爭取幫助蔡晉康建立一支真正的抗日隊伍。為此,“東工委”建立了中共高密抗日游擊隊工委,由伍志鋼(曾任51軍工委書記,“東工委”宣傳部長)、鄒魯風和我三人組成,伍志鋼任書記。于是,伍志鋼、鄒魯風和我?guī)ьI山東大學的周持衡、程恒詩、胡家珍、單勛、李鳳、吳〖XC青.EPS;%115%115,JZ;P〗,東北大學的楊戰(zhàn)韜、趙書揚,北京大學的張凌等民先隊員,前往高密抗日游擊隊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