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竊書大盜(21)

文雅的瘋狂——藏書家、書癡以及對書的永恒之愛 作者:尼古拉斯·A. 巴斯貝恩


洛根醫(yī)生說,就是在這時候,布隆伯格開始在他住的公寓里“創(chuàng)造他自己的維多利亞時代的世界”?!霸谠S多方面,他感到父母和其他人遺棄了他,瞧不起他”,開始寄情于“那些美麗的彩繪玻璃窗,或者維多利亞風格的門把手,或者其他物品,還有我們在他的幾個住處發(fā)現(xiàn)的燈罩。他一門心思要保存、搶救這些物品,以免被毀壞”。

洛根醫(yī)生說,大約也是在這時候,布隆伯格開始去圖書館偷書?!捌鋵嶉_始時,他是要查閱有關(guān)維多利亞風格建筑的書籍。在查閱的過程中,他遇到了明尼蘇達大學(xué)的珍本書。當時他最感興趣的是自十九世紀以來的建筑設(shè)計。他會怎樣使用這些東西呢,比如說,他會摘抄與圣路易斯市有關(guān)的建筑學(xué)資料。然后他會到原地,用他在書里找到的對建筑物的描述,確認哪些建筑物尚未被拆毀,看看它們是否年久失修或已被廢棄。如果是,就進到里面探尋探尋?!?/p>

在一九九○年被捕之前,布隆伯格沒有再住院,不過從一九七○年到一九九○年之間,他還是定期從圣保羅市中央醫(yī)療中心獲得住院治療。在一九七四年,他的醫(yī)生在報告中稱他有“嚴重精神分裂樣人格障礙,可能處于偏執(zhí)狀態(tài)”。當時布隆伯格已經(jīng)驅(qū)車沿著美國的偏僻小道到處游蕩,尋找古董、彩繪玻璃窗、門把手、七十八轉(zhuǎn)老唱片,還有珍本書。

亨利·布隆伯格此時開始有點贊賞兒子的收藏了,不再把他收集的東西稱為“垃圾”。而且,外界也多少注意到他。一九七二年,有兩份報刊提及了布隆伯格的收藏,一份是當?shù)氐膱蠹?,另一份是國?nèi)的建筑雜志。一九七二年一月十六日,圣保羅市的《圣保羅先鋒報》(Pioneer Press) 刊登了一篇周日特刊,標題為《斯蒂芬·布隆伯格的維多利亞時代世界》

(The Victorian World of Steve Blumberg);而《歷史建筑保護》(Historic Preservation)在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刊中,發(fā)表了《斯蒂芬·布隆伯格的世界》(The World of Steve Blumberg )的文章,標題相似,篇幅略短。此文的第一段極有先見之明:

斯蒂芬·布隆伯格生活在紙上世界之中。他熱愛裝著彩繪玻璃窗、華而不實的維多利亞時代風格宅邸,而它們只是存在于他所繪的復(fù)雜精細的圖畫中。畫上的房子都栩栩如生。與畫中房屋相似的建筑物分布在美國各個城市,但真正的建筑物卻藏身于城鎮(zhèn)的破舊區(qū)域里,備受冷落。

這篇文章重點寫了布隆伯格從十四歲起就開始練習的一項技藝,亦即以明尼阿波利斯– 圣保羅和其他城市的結(jié)構(gòu)為模型“描繪美麗如畫的老房子”。他曾開著喜愛的“豪華舊轎車”游遍上述城市的鄉(xiāng)野。他在明尼阿波利斯的那套三室的公寓,在記者的筆下“堆滿了幾百種文物,都是從拆毀或任由衰敗的建筑物里弄來的”,這篇文章還強調(diào),他能找到實地的老建筑,靠的是“參考配了版畫插圖和生動描述的舊城指南”。

布隆伯格對記者說,為了給建筑物畫出“十分逼真”的圖畫,他有時需在“它們周圍添加所有的現(xiàn)代化”的東西。不過要“稍微作弊”和創(chuàng)造出他稱為“建筑混合物”的理想化背景,這樣他才能“更好顯示城市之美”。洛根醫(yī)生認為,布隆伯格在繪畫中作刪減,其實是去除了所有二十世紀的痕跡。布隆伯格在那篇一九七二年的報道中說:“我去了這些城市,最終無一例外總是去了最舊和最壞的城區(qū)。但是這個對我更增刺激;我更加想去搶救、保存那些建筑物,即使只是以繪畫的方式,因為誰都看得出,它們轉(zhuǎn)眼間就會被毀了?!?/p>

現(xiàn)在回過頭讀讀《圣保羅先鋒報》的文章《斯蒂芬·布隆伯格的維多利亞時代世界》,發(fā)現(xiàn)文中有一些不尋常的觀察。文章開篇道:“斯蒂芬·布隆伯格住在一棟舊樓的三居室公寓,位于明尼阿波利斯亨尼平大道一六○五號。他站在房間的維多利亞時代美國文獻之中。很難描述他的生活方式?!?/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