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寧得罪于上官

歷史如此年輕 作者:田東江


?

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一夜之間成了公眾矚目的焦點人物。8月29日,他嚴厲批評了天津、海南等8個省市在國家助學(xué)貸款方面幾年來的幾乎毫無作為;9月1日,教育部聯(lián)合財政部對外宣布了針對不落實教育部政策、“群眾反映強烈的地方和高?!钡摹皯土P性措施”,張保慶被媒體稱為“罕見地批評地方官員,用詞之嚴厲,近十年來少見”。通氣會上,他還這樣告訴與會的各大媒體:“我們也不愿得罪人,我們是迫不得已?!?9月8日《瞭望東方周刊》)

南宋吳芾在總結(jié)自己為官的歷程時,說過類似的一句話,不過口氣沒有張保慶那么委屈,而是比較決絕:“與其得罪于百姓,寧得罪于上官。”把百姓和上司放在一起比較,更看重百姓,這是吳芾的可貴之處。那么,吳芾是不是像好多其他官員一樣,什么話漂亮說什么,什么話能達到嘩眾取寵的效果說什么,而行動起來則完全是另外一碼事,乃至令人不齒呢?可能不是。史載吳芾“立朝不偶”,先后在六個郡任地方長官,所到之處“吏莫容奸,民懷惠利”。

心中如何記掛百姓,平素的表白可以說得天花亂墜,然而只有在對上官負責(zé)還是對百姓負責(zé)發(fā)生沖突時,才最能檢驗表白的真實或虛偽?!队归e齋筆記》記載清朝道光年間廣東知縣吳昌壽,政聲卓然,被稱為“吳青天”,談及如何獲得民心,他說:“無他伎倆,惟實心任事,不要錢耳?!币恍膿湓诠ぷ魃?、不貪,似乎很輕易,這里面實際上就包含了對誰負責(zé)的問題。對上官負責(zé),而實心任事,可能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載,蘇州一個知縣的孩子“方在孩抱,偶出痘疹”,結(jié)果引得鄉(xiāng)官們興師動眾,爭相進縣問安。《楊文公談苑》里有個叫劉鋹的,有一天“自結(jié)真珠鞍勒,為龍戲之狀”,獻給宋太祖。鞍勒,也就是馬鞍子和籠頭,這兩件小玩意,讓劉鋹很下了番功夫,手藝之精巧,令同僚“皆駭伏”。不難想象,這些鄉(xiāng)官、這個劉鋹,在同時面對上官和百姓的時候,怎么可能會得罪前者呢?好在宋太祖拿劉鋹當(dāng)了反面教材,對左右說:“移此心以勤民政,不亦善乎?”

只有一心想著百姓的人,才可能“寧得罪于上官”。《四友齋叢說》另載,明朝的正德皇帝南巡,駕至淮安,知府薛赟拍馬屁到了“沿河皆拆去民房以便扯船”的地步,不僅如此,還把皇帝的路過看成了撈一把的機會,連拉船的纖繩也“皆索民間絹帛”,以至“兩淮為之大擾”。而駕過揚州的時候,知府蔣瑤就不屑于這一套,他說:“沿河非圣駕臨幸之地,扯船自有河岸可行,何必毀壞民居?”并且說如果上面怪罪下來,由自己頂著。正德的寵臣江彬傳旨要揚州報大戶,蔣瑤當(dāng)然知道用意所在,就把兩淮鹽運司、揚州府、揚州鈔關(guān)主事和江都縣給報了上去,不是衙門就是職能部門的頭頭,他的答復(fù)很干脆:“揚州百姓窮,別無大戶?!苯蛴謧髦汲⒁x繡女,蔣瑤說揚州只有三個繡女,那就是自己的三個親生女兒,除此“民間并無”,如果“朝廷必欲選時可以備數(shù)”。當(dāng)時,皇帝的隨從都認為揚州繁華,可以借機打抽豐,弄點特產(chǎn)什么的,也被蔣瑤一一予以回絕。蔣瑤“寧得罪于上官”,揚州百姓才得以安然,揚州也才得以“安堵如故”。在他升遷的時候,揚州百姓“爭出貲建祠祀之”,是毫不奇怪的。

明朝萬歷年間,戶部尚書張孟男因為征收礦稅而有過深深自責(zé)。張孟男本來是極力反對征收的,曾因此“五上章乞歸”,不干了就是,但都沒有得到批準。后來,“礦稅患日劇”,張孟男更“草遺疏數(shù)千言,極陳其害”,他深知此項征收早已遠遠超過百姓的承受能力,收上來的,“皆鬻男市女、脧骨割肉之余也”。張孟男直截了當(dāng)?shù)馗嬖V皇帝:“臣以催科為職,臣得其職,而民病矣?!钡谜?,盡也;病者,貧困也?!豆茏印吩疲骸罢衩裰≌撸页贾幸?。”那么張孟男的話就非常容易理解:自己盡職了,上官高興了,而百姓卻遭殃了。所以張孟男在“不勝哀鳴”之余,深深自責(zé)道:“聚財以病民,虐民以搖國,有臣如此,安所用之。”倘若各級官員都有這種可貴的“民病”意識,就不會因為執(zhí)行的是上官的旨意而盲從、而心安理得了。

在《四友齋叢說》中,何良俊還轉(zhuǎn)引了《菽園雜記》里的一段話,說時下這些當(dāng)官的,“飲食衣服輿馬宮室子女妻妾,多少好受用,干得幾許事?”并由此導(dǎo)出了一個結(jié)論:“今日國家無負士大夫,天下士大夫負國家多矣?!焙瘟伎O其認同這一說法,以為對許多官員來說,“省之不能無愧”。何良俊所言應(yīng)該反省的,當(dāng)然是那些眼睛只盯著仕途,“與其得罪于上官,寧得罪于百姓”的家伙。說到最后,張副部長的那句話我很不愛聽,主管部門在今天糾正屬下的錯誤,怎么還叫“得罪”、還叫“迫不得已”呢?

2005年9月16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