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批判“現(xiàn)代修正主義”(3)

陳伯達傳 作者:葉永烈


此后,蘇聯(lián)報刊針對中共中央的“二十五條”,連續(xù)發(fā)表社論《蘇共高舉列寧主義偉大旗幟》《黨和人民牢不可破的一致》《我們忠于列寧主義》等。

此后,中國以《人民日報》《紅旗》編輯部名義,接連發(fā)表了九篇評論蘇共中央“公開信”的文章。這便是當年家喻戶曉的“九評”。

“九評”是由釣魚臺的“秀才班子”寫的。陳伯達有時參加審稿,不像寫“二十五條”那樣親自主筆——因為康生在主持“九評”寫作,他就不便插手了。

“九評”的篇目如下——

《蘇共領導同我們分歧的由來和發(fā)展——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1963年9月6日)

《關于斯大林問題——二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1963年9月13日)

《南斯拉夫是社會主義國家嗎?——三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1963年9月26日)

《新殖民主義的辯護士——四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1963年10月22日)

《在戰(zhàn)爭與和平問題上的兩條戰(zhàn)線——五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1963年11月19日)

《兩種根本對立的和平共處政策——六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1963年12月12日)

《蘇共領導是當代最大的分裂主義者——七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1964年2月4日)

《無產(chǎn)階級革命和赫魯曉夫修正主義——八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1964年3月31日)

《關于赫魯曉夫的假共產(chǎn)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九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1964年7月14日)

此外,“十評”原也已經(jīng)寫好,因赫魯曉夫在1964年10月14日下臺,“十評”未及發(fā)出,改作彭真的講演稿公開發(fā)表。

1964年11月21日,《紅旗》雜志發(fā)表社論《赫魯曉夫是怎樣下臺的》。

這場在毛澤東領導下的批判“現(xiàn)代修正主義”運動,其中包含有批判蘇聯(lián)大國沙文主義等正確內(nèi)容,但是歷史已證明其中對于當時把赫魯曉夫在蘇聯(lián)所進行的改革、鐵托在南斯拉夫所進行的改革,一概斥之為“復辟資本主義”,則是錯誤的。赫魯曉夫實際上是一位不成功的改革家。赫魯曉夫對于斯大林個人迷信的批判也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但又做得過分。毛澤東把改革和對個人迷信的批判都當作“現(xiàn)代修正主義”,結果在“左”的迷誤中越陷越深,以致著手發(fā)動“文化大革命”,宣稱“文革”是為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同時他的個人迷信也在“文革”中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1960年初,陳伯達這位“理論家”在批判“現(xiàn)代修正主義”中就“明確地指出”:“毛澤東繼承、捍衛(wèi)和發(fā)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后來,這句話加上三個副詞,被寫入以林彪名義發(fā)表的《毛主席語錄》的《再版前言》:

“毛澤東同志天才地、創(chuàng)造性地、全面地繼承、捍衛(wèi)和發(fā)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