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8月產(chǎn)下梁從誡之后,身體亦有好轉,休息不久,便難抑心中熱情,與梁思成一起去往北平郊區(qū)考察。他們去的地方是北平西山北部壽安山南麓。
此處有一臥佛寺。
那日,梁林夫婦入山,老遠便總聞回響,似幻聽。許是那尊石佛睡得沉實,發(fā)出鼾聲來相迎。往日里,它只是靜默臥在山林深處,寂靜無聲,不管人世霜風雪雨,不管浮塵石火電光。而今日,這人間有極殊勝的一男一女來此深山探訪,連臥佛的心都驚動了。
寺廟住持叫智寬,智寬和尚形容淡靜又慈祥。夫妻二人也曾在京郊小游時與智寬和尚結識,時隔半年有余,見到這對佳美夫妻叩門入寺,智寬和尚心里很是歡喜。
當日壽安山熱鬧,游山的人極多。雖看過去亦成景致,但智寬說,自先師以每年一百元的租金,將寺廟租給基督教青年會之后,山里便總不得清凈,而今也成了困擾。倒是林徽因看得深刻些,凡事皆有兩面的。也因為這個緣故,至少廟里香火旺些,也讓更多人知道了這里。
寺廟始建于唐代貞觀年間,初名“兜率寺”。元代延佑七年擴建,到至順二年完工,改稱“大昭孝寺”,后又改名“洪慶寺”。明代宣德正統(tǒng)年間重修,改稱“壽安禪林”。崇禎年間,改稱“永安寺”。清代雍正時期,再次重修,并稱之為“十方普覺寺”。但因寺中有一座檀木雕刻而成的臥佛,所以常被俗稱為“臥佛寺”。
林徽因曾在據(jù)此考察后寫成的《平郊建筑雜錄》一文中如此評說此寺廟建筑特色:
“這種平面布置,在唐宋時代很是平常,敦煌壁畫里的伽藍都是如此布置,在日本各地也有飛鳥平安時代這種的遺例。在北平一帶(別處如何未得詳究),卻只剩這一處唐式平面了?!P佛寺各部殿宇的立面(外觀)和斷面(內部結構)卻都是清式中極規(guī)矩的結構,用不著細講?!?/p>
但在當時,寺廟周圍環(huán)境的確已遭到破壞,譬如放生池周圍的白石欄桿,而今已被拆下疊成臺階,成了游人下池嬉耍的石階。所以,林徽因又在文章中感慨:“‘保存古物’,在許多人聽去當是一句極迂腐的廢話?!@年頭!這年頭!’每個時代都有些人在沒奈何時,喊著這句話出出氣。”
從臥佛寺出來之后,二人驅車前往香山之南的法海寺。此寺不大,甚至是極不起眼的,但這座小寺的寺門卻令梁林夫婦二人產(chǎn)生了極大興趣。寺門形狀奇特,成圓拱形,門上有小型白塔一座,較為罕見。二人詳細考察完畢,方才踏上回程。
路上,途徑三座石龕,落在林徽因眼中亦是別有一番趣意。在林徽因心中,建筑當中的一磚一瓦皆是靈動的,禪意的,別有內蘊的。更是一種生命存在,一種美學存在。
用她自己的語言便是:“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審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異的感覺,在‘詩意’、‘畫意’之外,還使人感到一種‘建筑意’的愉快?!彼^“建筑意”,大約就是林徽因認為人們能夠感知到的,關于建筑內在的某一些獨特的生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