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有高潮而且是多重高潮
昨晚十二點,看的《讓子彈飛》首映。很少有電影能讓我這樣沖動,幸好這部電影值得。
前些日子讀木心,有一段話我很喜歡,他說:“宋詞是唐詩的興盡悲來,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轉(zhuǎn)入頹廢,梳剔精致,吐屬尖新,盡管吹氣如蘭,脈息終于微弱了。”我很喜歡他提到的“氣息”和“脈息”這兩個詞,讓我想起電影。在我看來,如今的臺灣電影和日本電影不免給我這種感覺:精致清新,但是脈息微弱,格局小了,不再有豪壯狂放的氣象。
看《讓子彈飛》是酣暢淋漓的體驗,整個電影院都在沸騰。每有給力臺詞出口,電影院里有人大叫:“牛逼!”就像聽搖滾演唱會,很難在椅子上安坐。搖頭擺尾,大聲爆粗,都無所謂,因為大家都差不多,跟子彈一起飛了。看中國電影很難高潮,因為不給力,因為找不到G點,如今不但有高潮而且多重高潮,真的爽到,確實不容易。
我卻一直在想脈息和氣息這兩個詞。電影一開頭,土匪們縱馬躍出山林,那一組日光下漂亮的移動鏡頭,只有黑澤明的電影里才有。最后的高潮,山林中打斗,不過寥寥數(shù)人,卻覺有千軍萬馬。李安說,電影有幾個要素,思想,感情,運氣,技術(shù),最后是個性。姜文的電影全是個性。一個人怎么能這么霸道的自戀,這么自戀的霸道,這么自戀而霸道而讓人喜愛呢?因為他的個性深處是敞亮和單純。
他信奉的那些東西,久遠(yuǎn)而浪漫,比如男子應(yīng)該醉臥美人膝醒斬仇人頭手中刀一把快意雪恩仇,比如男兒膝下有黃金應(yīng)該站著掙錢站著花錢沒什么值得跪下,比如不好來的錢應(yīng)該好散,散給什么人?散給世上受窮的人。這些東西,我們在古早的小說里見過,在傳奇的故事里讀過,小時候也在我們的血液里沸騰過,以為天經(jīng)地義。那時候的英雄梟雄是穿漆黑大氅的虬髯客,是像金子一樣赤誠的男子,但是后來,這種趣味不再有人認(rèn)同,不知何時,英雄也變得暗淡,晦澀,落魄和齷齪,怎么就變成身份曖昧心事復(fù)雜一臉胡茬和倒霉的中間人了呢?上課時老師說,這呼應(yīng)了時代精神,將英雄凡人化,人性化。但是我就是覺得,不管怎么說吧,太不給力了!
其實給力,就是氣息壯,力道足,不給力,就是氣息微,力道弱吧。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氣息,一個朝代有一個朝代的氣息。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氣息。像陳大導(dǎo)張大導(dǎo),我的感覺是,人近老年,氣息衰微,雖有外殼莊嚴(yán),里面已經(jīng)是入不敷出。所以把玩糾結(jié),把玩精小,當(dāng)年氣壯山河,如今是江河日下。手藝還在,那股子悠悠蕩蕩豪豪壯壯的氣,沒了。
說了這么多,該有人說我只講虛的,不見實的了。我看《子彈》,最大的感受就是,姜文真是把好刻刀啊。演員就像石材,導(dǎo)演就像是刻刀,印刻得好不好,要看他怎么把握材料。姜文幾乎從不失手。劉嘉玲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國》里架不起一個女皇的氣象萬千,但是在《子彈》里演一個有情有義有欲的妓女,那么鮮活水靈,一個擰過來的背影,一個斜斜的眼風(fēng),風(fēng)騷入骨。
葛優(yōu)在《趙氏孤兒》里只有單一的表演,因為角色單一,但是在《子彈》里,他呈現(xiàn)出他最好的表演。葛優(yōu)最大的特點就是,悲喜難分,在極端的悲中一轉(zhuǎn)眼,滑稽相又出來,在滑稽中悲愴陡然疊加,滑稽又嘲諷了悲愴,滋味復(fù)雜難言。唯有復(fù)雜,所以豐富。葛優(yōu)的復(fù)雜豐富,一直以來被低估,慣常讓他演大喜,演大悲,卻少有悲喜難分?!蹲訌棥防锼莸鸟R縣長,是整部電影里最精彩的人物,我覺得甚至也是本年度電影中最精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