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無所長無所是(3)

父親南懷瑾 作者:南一鵬


父親對大事、小事都有一定的預測能力。這種能力對于父親來說,是平常無奇的。但是對于常人而言,這哪里是平常無奇,簡直是神乎其神了。所以,父親在眾人面前預測事情,從來都是極為慎重的,生怕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最后導致聽者誤解了本意,生搬硬套,生出是非,平添麻煩。

因此,每次茶余飯后,父親要預測什么事情時,都會在開頭先加上一句“現(xiàn)在我講一點迷信的話,根據《易經》”云云。如此一來,父親首先表明自己的預言不是憑空亂說,而是有依有據的,而且不管自己做出什么預測,都會因為事先的“迷信”聲明,而免去了責任。其實,倒不是父親怕事,而是他歷來對于預測之事持慎重的態(tài)度。有時候,在講完之后,他還會開玩笑地說:“這是我們的‘黨內秘密’,大家不要出去亂說。”他說的這個“黨內”,自然是指當時在座的一班人。當父親根據《易經》講今年是什么卦,明年是什么卦的時候,顯然只是把它作為一種參考,并非當作金科玉律。這是需要聽者去自行分析和判斷的。但不知道是因為某個“黨內”成員過分崇拜父親,把父親的話當圣旨,還是因為“黨內”有人無法“保守秘密”,總之,父親的說話內容,最終大多都會“泄露”出去。因此,有時外面一些流言滿天飛,但是其意已與父親的本意相去十萬八千里了。

預測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對于這種學問,父親的態(tài)度十分明確——可以研究,但不要盲目。這是一個科學的態(tài)度,“可以研究”,那是少數(shù)人的事,哪怕研究一輩子卻一事無成,也不會對社會造成影響,畢竟那只是少數(shù)人的事;“不要盲目”,一旦盲目的人過多,則就變成多數(shù)人的事了,便很可能造成社會的混亂。

父親曾結合孔子在《系傳》里的“易為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一句來具體闡釋過自己的態(tài)度。父親說,中國過去在科學上,以天文法則看天象的演變,就是除了天上的氣候、宇宙氣象的演變有一套法則之外,我們的文化,也沒有找出孔子所說“易為天地準”的道理;所以,我們推崇《易經》,但也不要推得那么高。孔子說“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就推得太高了,等于說,宇宙里任何法則,人事物理,一切事一切理的原則,沒有超過《易經》的范圍。父親的這個態(tài)度,不僅早就寫在書里,而且經常掛在嘴上,但是他的意思是孔夫子的說法,還沒有得到更實在的驗證,我們還沒有找到可以支持這句話的論證,并不是完全否定孔夫子的說法。

在父親的影響下,周圍的朋友和學生大多認可父親對預測的態(tài)度,但是還是有人過度迷信,執(zhí)念難除。有一次,一個學生拿著一篇闡釋《黃蘗禪師詩》的文章,不遠萬里來向父親請教。那個學生很認真地說:“這篇文章很好,解釋清朝十個皇帝的事都很準確?!比缓?,他請教父親,臺灣會怎么樣,自己該怎么辦?父親十分生氣,狠狠地將他批評了一番。父親說:“你怎么越學越迷信了,不要相信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啦,我一輩子不搞這個的。你問我臺灣會怎么樣,我怎么知道?至于你怎么辦,你該怎么辦就怎么辦,來問我有什么用?”

父親不迷信預測,因為他清楚,《易經》并不是每次都能準確預測未來的事情。但是,他還是能根據各種信息,對所面臨的事情給出一個近乎完美的推論,這就使得父親在別人眼中成了預言家。事實上,父親幾乎每次都能預測準確應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而這幾個條件,又是常人所不容易完全具備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