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初,蔣介石在國民黨內(nèi)還不具備“重起爐灶”的資格,不得不對黨內(nèi)各派政治勢力妥協(xié)。但到了1949年,蔣介石可以暫時下野,讓李宗仁代總統(tǒng),但他仍貴為國民黨總裁,對國民黨的組織機構的控制是沒有第二人能相比的。
為了“重定革命基礎”,他在研究黨務改革時,確定今后分整理、改造、新生三階段進行,“對黨改組過渡之辦法,決組非常委員會”。 4月28日,中常會通過《中央非常委員會組織條例》,其核心內(nèi)容是:非常委員會“為本黨對于政治問題之決策機構”;非常委員會設主席一人,由總裁為主席;副主席和委員人選“由總裁提經(jīng)中央常務委員會決定”;“本委員會之決議,交本黨在政府負責之同志執(zhí)行之?!?如此,非常委員的權力不僅超越了國民黨中常會,成為國民黨真正的組織核心,同時由于非常委員會通過的“決議”,可“交本黨在政府負責之同志執(zhí)行之”,實際上其職權可超越行憲國大后的總統(tǒng)府。這自然是李宗仁不愿看到的。但以李宗仁在黨內(nèi)的實力,根本無法撼動蔣介石的決定,李宗仁最終接受了非常委員會副主席一職。蔣介石對此評論道:“此次在粵提李德鄰一人為非常會副主席,是為李意外之滿足,或亦為對桂政策上最重要之一著,但對白任國防部長事,僅允其到相當時機可由余自動提案,而未能即時實現(xiàn),乃為其最大之缺憾乎,但只可以此而已,決不能盡如其意?!?/p>
本來,自頒布憲法后,國家最高權力在總統(tǒng)手上。而蔣介石透過“另起爐灶,重定革命基礎”,再次將“黨權”置于“民權”之上。從此,蔣介石可以利用非常委員會全面控制黨政軍大權。敗退臺灣以后,蔣介石也正是依靠“非常委員會”為法理依據(jù),復行視事。
五 三次下野與家族關系
自黃埔建軍到敗退大陸,25年來蔣介石南征北戰(zhàn),幾乎很少回家鄉(xiāng)長住。只有在他三次下野后,都選擇了立即從南京返回家鄉(xiāng)奉化溪口,借此緩解內(nèi)心的壓力,重新思考如何“再起”。而家鄉(xiāng)秀麗的山水,不僅化解了他內(nèi)心的積怨;親人、愛人的關照,也再次鼓舞了他的斗志。
1927年8月12日,蔣介石第一次宣布下野,第二天即返奉化,至9月22日離鄉(xiāng)經(jīng)滬赴日,在家鄉(xiāng)住了整整兩個月。此時的蔣介石盡管遭受到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滑鐵盧,但卻在下野后收獲到宋美齡的愛情。
早在1927年5月起,蔣介石幾乎每天都在日記中記下這樣一句:“叛逆未滅,列強未平,何以家為?”看似蔣氏立下雄心壯志“叛逆未滅,列強未平”,絕不成家。但從他下野返鄉(xiāng)后的當天,日記中就再也不見“何以成家”四字了。 此時,他在反思失敗的同時,也有時間去考慮“何時成家”的問題了。
9月22日,他離鄉(xiāng)赴滬,23日一早“七時船抵上海,即訪三弟(宋美齡)”當晚再“與三弟敘談,情緒綿綿,相憐相愛,惟此稍得人生之樂也。”26日或許是蔣宋兩人私定終身之日,這天他在日記中寫道:“人生之樂以定婚之時為最也?!?8日,蔣氏起程赴日本,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求得宋母對他們婚姻的首肯。蔣氏出發(fā)當天“六時起床整裝往別三弟,情緒綿綿,何忍舍諸?!?剛剛離別不到三天,蔣介石又在日記中寫道:“近日無論晝夜,心目中但有三妹,別無所思矣。”10月3日,蔣介石在宋子文的陪同下拜訪宋母,正式求婚,“婚事亦蒙其面允”,蔣氏在當時日記中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愉悅,還記下宋母“雙眼釘看,未免令新婿為難”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