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5歲這年,家中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百年不遇的大旱降臨北方,這場旱災(zāi)使得黃河斷流,田地干裂,整個長江北岸,數(shù)月內(nèi)晴空萬里,不見一絲云彩。農(nóng)民為了求雨,天天給老天爺上供燒香,但老天爺卻不為所動,沒有半點要下雨的意思。眼見到了秋收的時節(jié),偌大一塊地里,除了幾株不到半人高的干枯的玉米,再也沒有他物,哪里有東西可收。人們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大半年來的辛勤勞作付諸東流,束手無策,苦得連眼淚都流不出來。再過一段日子,樹皮、草根都被啃光了,再待下去唯有死路一條。于是,便出現(xiàn)了大批北人渡江南移的局面。
江南雖然比江北水肥草美,物產(chǎn)豐富,但再豐富的物產(chǎn),也經(jīng)不住大量流民的涌入,猛然增加的人口,使有善心、有余力供人飯食的人家漸漸地也都關(guān)閉了門戶。大街小巷,到處擠滿了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饑民,只靠著難得一見的少得可憐的官府救濟和偶爾出幾個大戶人家施些菜粥勉強度日,餓死街頭的不計其數(shù)。
湘陰雖然是個小地方,情形也同樣如此,別的不說,卻急壞了一個人——左宗棠的祖父左人錦。
一天,左人錦從外面回來,雙眉緊鎖,不停地長吁短嘆。楊老夫人已于兩年多以前臥病在床,但神志還十分清楚,一見丈夫不快,連忙輕聲詢問發(fā)生了什么事。左人錦踱到床前坐下,看著與自己多年相依為命的老妻,難過地述說著自己在大街上看到的饑民遍地的場景。
楊老夫人知道丈夫素來為人良善,古道熱腸,最見不得人受苦受難,一旦見了這種情形,如同自己身受其苦。聽他這么一說,知道必有下文,便沒有接他話,只將手伸過去,輕輕握住他的手背,靜靜地聽著他說。“今日眾鄉(xiāng)里聚齊,想商討個法子,即便是我輩無財無勢,也要為北來的兄弟盡一些綿薄之力。眾人商定,后日在袁家鋪施粥救濟饑民,大家有錢的出錢、有物的出物,但求能多救得幾條性命。這等濟世救人的好事,我自然鼎力支持,可惜我一個窮書生,能做什么呢?”
“不是有義倉么?”楊老夫人問。這“義倉”是左人錦仿照古代社倉法提出的,建議鄉(xiāng)人共同設(shè)立一座谷倉,將每年的收成勻出一點,積蓄起來,遇到荒年開倉給賑。
“前年發(fā)大水,義倉已經(jīng)所剩無多了。”
楊老夫人想了一會兒,又說:“不要緊,家里那幾分薄地,還種得幾棵青菜,你先將它拿了去吧。”
“我原本也是這么想,只是……”左人錦欲言又止。“只是什么?”左人錦吞吞吐吐了半天,終于開口說,“后來左人貴愿借我十兩銀子,代我買些谷米,做了這個善事。我卻不知日后該如何還他。”
左人貴與左人錦是同曾祖的兄弟輩,是左家大屋第二進的屋主。自左氏家族分家以來,左人錦一家仍世代以耕讀為本,生活日漸困頓;而左人貴這一支卻與左人錦家不同,他的祖父鋌而走險,帶著兒子在長江上放了十幾年排,賺了不少錢。到了左人貴這一代,他不愿再奔波勞頓,便拿著銀子在岳陽開了個小雜貨鋪,做點小本生意,如今也算是湘陰數(shù)得著的富戶了。左人貴的日子雖然過得寬裕,但為人心胸狹窄、精打細算,加之左人錦讀書人家,在封建社會,商人是沒有什么地位的,左人錦終究看不起左人貴,兩家平素少有往來。
“這鐵公雞都愿拔毛了?”楊老夫人明白了丈夫心情不振的原委,輕松了許多,隨口開了句玩笑。她又安慰左人錦說:“車到山前必有路。你且放寬心,到時候我自有辦法。”
左人錦嘴唇動了動,似乎還有話要說,終于還是咽了回去。他站起身來:“我去書房看看,你好生歇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