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他選拔卓茂做太傅,就是在昭示自己的用人施政理念。
太傅是個很重要的崗位,地位在司馬、司徒、司空三公之上,主要職責是輔弼皇帝,參與朝政,掌管國家軍政大權。換句話說,這是個比丞相(大司徒)還大的官兒,相當于副皇帝兼秘書長。
也正是由于這個職務太重要,很多精明的皇帝只是把它拿出來亮一下就收起來了。在東漢一朝,劉秀和他當一哥的子孫們一登基就選一個人干這活兒,而一旦這個人一掛,他們就把這個位子也掛起來再不讓人去碰。
對此,《后漢書》是這樣記載的:“世祖以卓茂為太傅,薨,因省。其后每帝初即位,輒置太傅錄尚書事,薨,輒省。”
這確實耐人尋味。
在一定程度上,政治就是人事,劉秀在戰(zhàn)事膠著的百忙之中高調破格提拔卓茂,也與他發(fā)的第一道詔書一樣,主要是一種政治姿態(tài)和動作,政治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在這個污濁的亂世,卓茂無論品德還是才學,無論為人還是治政,都堪稱完人。
卓茂,南陽宛城人,跟劉秀算是老鄉(xiāng),長劉秀40多歲,出身高干家庭,祖父、父親都曾官至太守。
早在西漢元帝時,他就到長安太學學習,師從博士江生。他學習刻苦,文理科兼修,除了鉆研《詩》、《禮》,還鉆研算學、歷法。他學有所成,還沒有找到工作時即成為國學大師。
他不僅學問高,而且極為注重品德修養(yǎng),講究禮節(jié),正派敦厚,與人為善,心胸寬廣。他的老鄉(xiāng)、同學、朋友,包括那些性格、脾氣、志向跟他不同的,都很尊崇他,喜歡和他交往。
一個能被各種各樣的人尊敬的人,是很不簡單的,特別是在西漢末年和新莽時期,那種道德淪喪的社會環(huán)境和爾虞我詐的政治生態(tài)之中。
卓茂“大學”一畢業(yè),就被推薦為丞相孔光的秘書。
孔光是哀帝的丞相,又是公認的大儒,可以說是既位極人臣,又學冠天下,深受皇帝、太皇太后王政君、權臣王莽以及廣大干部群眾的敬重。
就是孔光,也對卓秘書的為人處事極為敬重,把他當做長者看待。
后來,卓茂還被推舉為黃門侍郎,直接為皇帝服務。
又過了一段時間,他被任命為密縣(今河南密縣)縣令,主政一方。
卓茂是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上有據可查的最優(yōu)秀的縣長之一。他愛民如子,勤于公務,推行仁政,舉善而教,手腳干凈,口無惡言,各方面工作做得都好。他在密縣任職期間,老百姓安居樂業(yè),生產發(fā)展,社會進步,路無拾遺,夜不閉戶。
平帝時,有一年發(fā)生蝗災,蝗蟲所到之處,遮天蔽日,莊稼草木全部吃光,老百姓苦不堪言。卓茂未雨綢繆,發(fā)動全縣干部群眾采取各種措施抗蝗滅蝗,收到了奇效。當時周邊數十個縣都深受蝗害,唯獨密縣獨完。
總之,他確實是一個想為老百姓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自己又不出事的好干部。
由于卓茂實在太優(yōu)秀,不,應該是杰出,朝廷提拔他進京做官。
密縣的父老鄉(xiāng)親實在舍不得卓縣長調走!在卓茂離開的時候,密縣父老幾乎是全部出動,大家泣不成聲,依依不舍地一路為他送行。
一個干部如此得人心,老天爺都應該高看他!
一個干部能得到老百姓這樣的擁護,還有何求?死亦何惜!
但是,卓茂這次上調進京的時候,正值王莽在做篡漢的最后幾個動作,朝野的政治生態(tài)和人心向背大家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