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鄰人們 2

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作者:朱天衣


隔壁緊貼著我們地的原來是一片布滿了菅芒草的野地,一位城里人買了卻把它荒在那兒好幾年,后來聽說要賣,我們也只能祈禱接手的是好相處之人,幸好最后是讓附近雜貨店涂老板買下。在圈地時,對方原有塊角地直插入我們地里,若照地界圍,怕就要把我們的地割成兩塊,但這老板娘卻把地往后圈,說那塊角角就讓狗貓們?nèi)ヅ?,這舉措真是讓人感念。后來他們整完地,開始種上各式蔬果,時不時還與我們分享。有時人不在,便隔著圍籬擲過來,所以不時的可以在地上撿到一些鮮甜的蘿卜、芥蘭、玉米、絲瓜……都是貨真價實的有機蔬果,花錢未必買得到。

隨著住的時間長了,便也認識了不少久居在此的鄰人。小時眷村人情厚,媽媽們會互送熱騰騰的包子、饅頭;山里人情也暖,除了蔬菜,自家種的香菇、橘子、筍、姜也都按季節(jié)彼此饋贈。一位也相隔三里遠的呂老先生,是我們那區(qū)香菇種得最好的模范菇農(nóng),除定時送來烘焙過的香菇,還時不時送來我特愛的新鮮菇,每朵都又大又厚,切成條煮湯,肥潤鮮美得簡直不可方物,哪個朋友運氣好來山上碰著了,無不大呼圣品。他還租了人家的地種姜、種地瓜,收成也完全合乎販賣水平,但他總一麻袋一麻袋地送來,不止讓我口福飽滿,連城里的朋友也跟著受惠。他已年近八十,除了自己地上的橘子、香菇要忙,外面租地的姜和地瓜要顧,還在外面接一些臨時的工作,有時我們就會請他來幫忙,他的活兒又細又扎實,很為我們倚重,有時會擔心他的年紀,但更怕他退休后老得快,他真是客家人活到老、做到老的最佳典范。

而逢年過節(jié)時,有些鄰人是連雞都殺好了送過來,一次我收到一只超大的閹雞,約有十來斤重,雖說是殺好處理過的,但要把它煮熟便很傷腦筋。首先沒那么大的鍋,要剁也沒那么大的刀,我平日用的菜刀剁缺了好幾個口,仍剁不斷那放山雞骨,最后用支解的方式,卻把我一把德國制的廚房大剪給崩拆了。那一年的除夕便是在和那只大雞奮戰(zhàn)中度過的。

鄰人或許知道我的廚藝不怎么樣,后來索性幫我煮熟了整鍋端過來,燒酒雞、桂竹筍燒肉、梅干菜絞肉、客家咸湯圓……那梅干菜絞肉用的是自己曝曬的陳年菜干,還添加了手工切就的肉皮丁丁,吃起來就是不一樣。這又是來自另一位相好鄰人春枝的手藝,她長期在村里間做老人關懷義工,不時做些餐點慰問獨居老人,每當她送好吃的來,我們便開心的說:“又來關懷老人家啦!”她還有幾口鍋留在我們這兒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