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鄰人們 1

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作者:朱天衣


當初會想避居到山野,主要原因便是狗兒貓女越來越多的緣故,在城中真的不太適合動物居住。即便是郊區(qū),三五只狗相伴便已是極限,雖然貓女數(shù)量彈性大一些,但整日把它們?nèi)︷B(yǎng)在屋內(nèi),終究是心疼的。尤其是陽光大好、風(fēng)清樹搖的日子,看著它們那一雙雙渴慕的眼神,真覺得有為它們找個更寬闊家園的責(zé)任,住在人群匯集之地,對他人、對自己、對同伴動物都是一種折磨。

因此,為了讓狗活得像狗、貓活得像貓,人也活得像人,我們便遠離人群,來到關(guān)西錦山居住。還記得初來此,最令我感受深刻的事,就是聽到所有哈士奇的大合唱。以往還住山下每值倒垃圾時,我總要嚴正以待,這些歡喜隨著《少女的祈禱》嚎唱的狗兒們,每每在我喝斥下,只能嗷嗷低鳴,那近乎嗚咽的聲音不知有多委屈,如今在山里,它們愛唱多大聲就唱多大聲。我永遠記得當?shù)谝淮温牭剿鼈兛v情高歌,而旁邊還有一群米克斯伴唱時的感動,我知道自己再也不必像個瘋婆子一樣,必須急急沖到它們面前大喊“閉嘴”。

我們乍居這山野時,四周都還無人居住,挨得最近的鄰居,便是隔了條溪河的高山族同胞,彼此的住屋都給樹林擋住了,日升日落整理菜圃時,或還能遠遠見著人影,平時最多就是雞犬相聞。早耳聞其中住了一號人物,至今卻仍未親睹他的廬山真面目,大家都喚他“馬英九”,因為長得真像,人也老實。不過他的軼事也不少,聽說一次酒后開心,和友人翻進附近的“金鳥樂園”,園里有個大水池,專供海獅表演,他仁兄興致高昂往池里一躍,哪知道那天池中一滴水也沒有,這一跳,便把腦袋給撞壞了,大家都為他那俊俏的臉惋惜不已。最近則聽說他被青竹絲蛇吻,又給吻在頭部,他老兄堅持不就醫(yī),最后頭腫得老大,才被親友給押去醫(yī)院就治。

另一位挨得比較近的鄰人,則是三百米遠的一位獨居的高山族老人。他用廢材竹子搭了一間屋子,沒電、沒自來水,屋前一片地種著花生、地瓜、香蕉,便這樣不擾人地自給自足過活。偶爾遠居城里的親友來看他,帶來的東西都被他倒進河里,在我們看來的生活必需品,對他而言全是累贅。他身上永遠一式一樣,黑衣黑褲長發(fā)長胡,完全的看不出年齡,有時踱到我們地緣,狗吠了,才知道他人在那兒,和他招呼也不說話,偶爾從那竹屋升起裊裊炊煙,才確定他的存在。

比我們早上山的另一對城里來的顏姓夫妻,住在獨居老人的另一頭,他們的木屋蓋得高,若打旗號,遠遠的彼此還可以相聞,若走大路過去,就有三公里遠。他們從購地蓋屋到定居,足足花了十來年的光陰,因此一甲(1甲約1公頃)多的地整治得非常良善,有池有林,還有大片的草地,池里養(yǎng)著大魚、鴛鴦、野鴨,草地上游走著各式禽鳥,不時會有孔雀從山林間冒出,廊下也收留了些受傷的野鳥,其中一只路邊救援回來的折翼角鸮,永遠眨著一雙大眼望著你。為了這只我喚它作“小Q”的貓頭鷹,就算繞個三里路遠我也愿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