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天新地 1

我的山居動物同伴們 作者:朱天衣


老實說,當我第一次站在這片野地前,并不覺得如何。

在此之前,我們已經(jīng)尋尋覓覓好長一段時間,為已容納不了的狗兒貓女尋找一個新家園。基于過往的經(jīng)驗,是離人群越遠越好,但也不能遠到每天上課出入成問題,于是便以當時所住的龍?zhí)?,方圓半小時車程可達為目標,上山下海的找了起來。從大溪到竹東偌大的范圍,都曾遍布我們的足跡。其間有合意的,但卻不是我們經(jīng)濟能負擔得起,便宜的,不是挨人太近,就是缺水缺路的,總之,就在希望一再落空、快放棄的時刻,終于在關西錦山找到了這塊不起眼,三四十年無人聞問的野地。

說它是野地,真的一點也不夸張。出入是一條勉強稱得上路的黃泥小徑,兩旁雜草比人還高,四輪驅動的吉普行駛其間好似野馬奔騰。奔馬百來米,來到地緣,仍是荒草漫漫,隱隱聽得到溪流湍急聲,卻被重重垂掛糾葛的蔓藤遮住了視野,什么也看不到。勉強走進地里,便被半人高的鬼針草給扎得全身中箭,再往深處走,地便越來越濕,最后索性連鞋子也陷進泥沼里拔不出來??梢裳?!依我閱地無數(shù)的經(jīng)驗,這水來得詭異,怕不是好事,但看介紹地的楊先生領頭勇往直前去研究水是怎么來的,我也只能駐足止步。放眼瞭望,約莫看出它是塊坡地,好在坡度算緩,除了臨河的那一面外,鄰地只有一處有人耕作的痕跡,其他地也是荒草漫到山邊,唯一不同的是,我們這塊地大石頭忒多,荒草長得坑坑疤疤,有些像癩痢頭。

經(jīng)他們研究,那水是從地里冒出來的,問題不大。產(chǎn)權證上是400坪(1坪≈3.3平方米),但連周邊的河川地加在一起700坪跑不掉,價錢合理,甚至有些偏低。我不太相信自己的好運道,便忍不住問道:“這么便宜為什么沒人買?”楊先生緩緩道:“也有人來看過,有的嫌溪水太吵,有的嫌石頭太多不好耕作,總之緣分未到。”“咦?溪水不是大自然的聲音?誰會嫌天籟太吵?”聽到這塊地被嫌得沒啥道理,同情弱者的心便有些松動,至于石頭多,反正我們沒務農(nóng)的打算,這也不成問題,于是當場付了訂金,決定買下這塊地。

一直到所有手續(xù)辦清,仍很難相信這塊地就是自己的了。為避免和鄰地有糾紛,于是我們請鎮(zhèn)政府的人來鑒界。當測量完,抱著紅樁,一根根打進土里時,覺得好似西部拓荒者圍柵欄的景況,只是人家圍的是牛和馬,我們圍的是狗和貓,這也才真覺得這塊地是貓貓狗狗和自己的家園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