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戰(zhàn)場中的女人在做什么?

戰(zhàn)國日本I:時間的滋味 作者:[日]茂呂美耶


要了解戰(zhàn)國時代的女人過什么日子,就要去看《阿安物語》及《阿菊物語》,這兩篇文章均是第一手史料。前者是阿安在關原合戰(zhàn)的親身經(jīng)驗,后者則是阿菊在大坂夏之陣的戰(zhàn)爭體驗,二者皆為口傳記錄。

阿安的父親名為山田去歷,是石田三成的手下,身份類似私塾教師,地位不高。關原合戰(zhàn)后不久,年方十七的阿安跟隨父母與其他殘兵敗將一起逃至美濃國大垣城(歧阜縣大垣市),當時在城內(nèi)的生活記憶正是《阿安物語》的主要內(nèi)容。

據(jù)說,每晚十二點左右,城內(nèi)總會傳出戰(zhàn)死男女的詛咒聲。阿安的母親與眾武士妻子均在天守閣鑄造槍炮子彈,而所有被斬下的敵方頭顱也都送到天守閣,讓女人們一個個綁上名牌。當時身份地位高的人習慣把牙齒染黑,女人受武士之托(敵方頭顱身份地位愈高,戰(zhàn)功便愈高),還必須負責為頭顱染牙。她們于白天為頭顱化妝并鑄造子彈,夜晚就與這些頭顱睡在一起。

德川家康軍攻打大垣城時,雙方士兵不分晝夜進行激戰(zhàn)。德川主力軍中有位負責大炮的武將田中兵部,每逢擊發(fā)大炮,便會先在城池四周大聲通告再進行攻擊。

為何要如此做呢?因為敵方也知道守在天守閣的都是婦孺之輩。城內(nèi)受炮擊時,所有箭樓、望樓均會搖晃得有如地震,驚天動地,何況是城內(nèi)最高建筑物天守閣。膽小女人甚至會因轟炸聲而昏厥,所以炮轟時必須先通告對方,好讓天守閣內(nèi)的女人小孩有心理準備。阿安起初也嚇得魂飛魄散,后來習慣成自然,照樣在炮聲中鑄造子彈、為頭顱化妝、吃飯、睡覺。

某天敵方攻擊甚烈,城內(nèi)紛紛攘攘,眾人都認為城堡即將陷落。這時有名武士進來安撫大家,湊巧有顆子彈飛進天守閣,擊中當時年僅十六的阿安弟弟,阿安束手無策地看著弟弟死去。同樣在當天,另一位帶著家康箭書的使者來找阿安的父親,告知家康愿意救出困在城內(nèi)的山田一家人,也愿意給他們逃亡旅費,因為阿安的父親往昔曾是家康的習字老師。

城堡翌日便會陷落,阿安的父親偷偷帶著天守閣內(nèi)的妻女及一名家仆,來到北邊城墻,懸下繩梯逃到城外,四人再劃著木盆渡過護城河。一行人走出城池北邊六百多米遠時,身懷六甲的母親突然陣痛,當場產(chǎn)下女嬰。由于是在逃亡途中,只得用田水為嬰兒洗身,再讓家仆以衣擺抱著嬰兒,母親則踉踉蹌蹌拖著產(chǎn)后虛弱身子,靠在父親肩頭一路逃往青野原。

之后阿安隨父親逃到土佐,成為雨森右衛(wèi)門的妻子。日后與丈夫死別,因膝下沒有孩子,靠外甥山田喜助撫養(yǎng),一直活到八十多歲才壽終正寢。

阿安又提到關原合戰(zhàn)前的往事。阿安的父親是三百石俸祿小臣,住在石田三成的居城彥根城內(nèi),基于終年烽火連天,朝晚兩餐(當時是兩餐)只能吃稀飯。哥哥有時會攜槍到山中打獵,早上通常會帶菜飯(跟蔬菜一起煮熟的米飯)出門,因此家中女孩當天也可以吃到菜飯。阿安說,她最期待哥哥出門打獵的日子。衣服則只有一件,從十三歲穿到十七歲,穿到最后裙擺短得露出了小腿。

阿安八十多歲講述少女與童年往事時,日本已進入江戶時代,這六十年間由于沒有內(nèi)戰(zhàn),各種產(chǎn)業(yè)及商品流通皆有驚人發(fā)展。阿安說的一天只吃兩餐,并非出于貧窮,而是當時慣例,日本人是16世紀以后才逐漸養(yǎng)成一天三餐的習慣。稀飯在當時也是主食之一,倒是菜飯(也就是米飯)確實可以看成大餐。

再來看看《阿菊物語》。阿菊是豐臣秀吉側(cè)室淀君的侍女,淀君正是織田信長的妹妹阿市的長女,通稱茶茶,集秀吉寵愛于一身,生下秀賴,并于秀吉過世后在大坂城當女帝。阿菊講述的是大坂城陷落當天的回憶。

元和元年(1615)5月7日,大坂城內(nèi)所有侍女均沒料到居城會于當天陷落,二十歲的阿菊甚至因想吃蕎麥燒(兵庫縣神戶地方的鄉(xiāng)土料理,炒蕎麥面),命下女到廚房和面。阿菊的祖父是淺井長政的家臣,俸祿一千二百石,跟阿安家的三百石比起來身份地位高出許多,因此雖然身為淀君的侍女,自己也有專屬下女。

蕎麥燒還未做完,阿菊便聽到大坂城東南方傳來嘈雜聲,原來是內(nèi)城東側(cè)的玉造口失火了。阿菊趕緊準備逃亡,她先穿上自己擁有的三件衣服,腰帶也綁了三層,再把秀賴賜的鏡子塞入懷中,自廚房逃出。那時外面不但有禁止侍女逃亡的把關武士,也有傷兵。

阿菊不顧一切逃至城門。門外已不見守衛(wèi)也不見傷兵,但有個手持長刀的武士突然跳出向阿菊要錢。阿菊身上帶著兩根“竹流”,是用竹筒為模鑄成的金銀,一根約七兩二分,相當值錢。阿菊給了一根,拜托武士帶她到位于松原的藤堂家本陣(司令部),豈知還未抵達目的地,另一根“竹流”也被搶走。所幸途中遇到淀君的妹妹常高院(京極高次的妻子阿初)一行人,阿菊才搭便車跟著她們逃路。

常高院也是阿市跟淺井長政的女兒,姐姐是豐臣秀吉側(cè)室淀君,妹妹是日后的二代將軍德川秀忠正房阿江(三代將軍家光的生母),與德川家緣分甚深。丈夫京極高次在關原合戰(zhàn)時公開站到家康那方,戰(zhàn)后獲得八萬五千石的獎賞。丈夫過世后,阿初落發(fā)改名常高院,也曾幾次穿梭在大坂城與德川家之間。這時也是為了權充姐姐與德川家的和平使者而暫居大坂城。

阿菊心想,只要跟著常高院,應該不會被德川軍抓走。果然如她所料,家康叫出常高院,答應送眾女侍前往她們想去的地方。阿菊決定投奔住在京都的秀吉側(cè)室松丸,松丸是京極高次的妹妹,與淀君是表姐妹關系。最后阿菊和織田左門(織田信長的外甥)的侄女搭伴一起前往京都。

她把織田左門侄女送到京都織田家,得到絲綢、銀子等報酬,之后前往松丸家當女侍。日后嫁到備前,在當?shù)亟K其一生,享壽八十三?!栋⒕瘴镎Z》是備前池田藩藩醫(yī)田中意德記錄的手記,此人正是阿菊的孫子。

相較之下,阿菊顯然比阿安強悍且機智。阿菊出生在一千二百石的家門,比起阿安算得上是千金小姐,然而淺井家滅亡后,父親在藤堂高虎家當浪人賓客,俸祿落到三百石。簡單說來,阿菊的祖父和藤堂高虎同為淺井家家臣時,祖父是一千二百石身份,高虎的地位則很低,經(jīng)常三餐不繼,阿菊的祖母看不過去,時常叫高虎來家中吃茶泡飯。高虎不忘當年的一飯之恩,因而收留了家道中落的阿菊父親。

大坂冬之陣開戰(zhàn)時,阿菊的父親為了報恩,向藤堂家表示愿意參戰(zhàn),領取了甲胄,卻沒有旗幟。女兒阿菊用紅白絲綢縫了旗幟,送父親到戰(zhàn)場,不料父親就此一去不返。阿菊在大坂城陷落時,首先便想逃往藤堂高虎本陣,正是基于上述緣分。

阿安大概由于當時年紀小,只能跟著父母逃亡,不過她晚年講述關原合戰(zhàn)時,語氣完全是旁觀者立場,跟閑話家常一樣。阿菊也是如此,在城池陷落那一刻還不忘帶走衣服和私房錢,這純?nèi)皇腔谂诵牡男袆?。即使身處?zhàn)火中,即使耳邊炮聲隆隆,她們晚年講述的經(jīng)驗也都是一般日常生活。倘若是男人,恐怕添油加醋還不夠,講到最后或許還會化為孫子眼中“砍下某大名頭顱的前鋒英雄”。

我想,有關戰(zhàn)爭,男人的話最好少聽為妙,要不然至少也要給他減個九十分再放進笊籬篩一下。女人說的則可以百分之百盡信。因為自古至今,女人始終是戰(zhàn)爭旁觀者、犧牲者,也是戰(zhàn)爭善后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