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準備”二字,我自己也深有感觸。作為企業(yè)家,既要有對機會的敏感度和清晰的方向感,還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絕不能打無把握之仗。一招不慎, 滿盤皆輸。所以,企業(yè)家起早貪黑地苦干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善于思考與觀察,關鍵時候能夠做出決斷。正因如此,這些年來,我一直要求自己凡事都要慎之又慎,謀定而后動。
機會面前要做好準備,機會來了還要有行動速度。很多機會稍縱即逝,它不會一直在那里等你。尤其是今天這個時代,比的就是誰先有想法,誰先行動起來。如何抓住機遇?我的訣竅就是一個“快”字。
拿重組這件事來說,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對其中每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都要想到、說到,關鍵還要做到。我們常說“先機”,在機會面前, 哪怕你只比別人快半步,機會就是你的了。
說到與時間賽跑,我想起幾年前曾經歷的一場風波:2008 年3 月,正當中國建材在東南經濟區(qū)快速推進重組的時候,有媒體刊發(fā)了一篇文章,題為“中國建材是不是瘋了?”。撰寫這篇文章的一位市場人士表達了他對中國建材高速擴張的憂慮,還對央企大規(guī)模擴張的動因進行了頗為偏激的分析。但我認為, 我們不但沒有瘋,還很理智和冷靜,因為在那個時刻我們必須這么做,否則錯過了機會,不僅成本會更高,還會被跨國公司搶了先。
因此,盡管當時面臨著巨大的輿論壓力,我始終很堅定。在重組問題上, 我主張不聲張、不爭辯、不減速,更不能放棄。做成一件事,不會一路暢通, 而往往充滿坎坷。當時最急迫的就是要當機立斷,抓住行業(yè)結構調整的時間窗口,因為這個窗口隨時可能會消失。
兵貴神速。商場和戰(zhàn)場一樣,良好的時機往往出現(xiàn)在轉瞬之間,你不轉抓住它,可能再也沒有機會了。事實上,今天的競爭方式主要是快魚吃慢魚,而不是大魚吃小魚。競爭就像百米賽跑,快0.01 秒的人可能就是冠軍,慢一點兒就只能屈居第二。
回過頭來看,假定那時候放棄重組,分分鐘就能做到。但是我不同意退卻, 因為機遇難得。如果關鍵時刻患得患失、瞻前顧后、拖拖拉拉,到頭來貽誤戰(zhàn)機,什么大事都做不了。
后來,有分析師認為,中國建材的重組機會抓得特別好。如果時間再早一些,大家都在建新廠,都想雞生蛋、蛋生雞,都是寧當雞頭不當鳳尾,收購誰都不行;如果時間再晚一點兒,讓別人收購完了,中國建材再來收購的成本可能很高;如果等到現(xiàn)在,行業(yè)開始減量發(fā)展了,收購一個關張一個,就會非常被動。
中國有句老話叫“靜如處子,動如脫兔”,說的是軍隊未行動時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樣沉靜;一旦行動就要像逃脫的兔子那樣敏捷。我覺得,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都要先進行反復分析和深入思考,盡量把問題考慮周全,之后再淡定從容地等待機會。一旦機會來臨,就要毫不遲疑,快速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