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竹林”和“七賢”(1)

雅言與俗語 作者:鄭培凱


在魏晉時代,有一批喜好清談的名士,時常聚會歡飲,世稱“竹林七賢”。據(jù)說,他們歡宴之處是片竹林,風景優(yōu)勝,正好讓這批不拘俗務的雅士,在微風輕拂修篁之際,發(fā)抒內(nèi)心超越的志趣。因此,竹林七賢在世人的心目中,是高雅超脫的代表,而竹林的幽靜深遠更襯托出這批人的意趣。

唐宋人的詩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竹林”這個典故,如駱賓王的“時有桃源客,來訪竹林人”,蘇東坡的“詩酒暮年猶足用,竹林高會許時攀”,都是吟詠竹林七賢的名士高風。到了今天,我們一想到嵇康、阮籍這一批魏晉名士,馬上就聯(lián)想到竹林。甚至經(jīng)過一片茂密的竹林,感到心曠神怡,就會聯(lián)想到魏晉風范,好像那回歸自然的心理也有了歷史文化的傳承。

然而,嵇康、阮籍等七位魏晉名士,真的在竹林聚會,培養(yǎng)性情嗎?

史學大師陳寅恪告訴我們,沒有的事,都是后人附會,編出來的故事。“竹林”既不是地名,也不是有那么個修篁茂密的所在,而是從印度傳來的佛典中借用的名稱。他還指出,《世說新語》中的記載,王戎與嵇康、阮籍飲于黃公酒壚,共作竹林之游,都是東晉好事者造出來的。

有趣的是,南京附近的南朝大墓中,發(fā)現(xiàn)了一批以七賢為主題的磚畫。其中最有名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展現(xiàn)了七賢的瀟灑風神。不過,人物布景有槐有柳,有銀杏,似乎還有桑榆,就是沒有竹林。

這么說來,中國人從東晉以來就以訛傳訛,把從未在竹林聚會的七賢,硬拖到竹林里去餐風飲露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