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幸而還有梅花糕

幸而還有梅花糕 作者:華明玥


旅德多年的朋友回南京探親,自述“近鄉(xiāng)情更怯”的感受是:怕從前濃陰匝地的寧靜馬路,變成了一棵樹也沒有的通衢大道;怕童年時代住過的宿舍大院,拆平了成了臨時停車場。更怕從前熱愛的美味小吃,不是因為城市拆遷變得了無蹤影,就是因為繼承人的不用心,變得面目全非。

我深深理解她的擔(dān)憂??催^《萬象》上一位臺灣老人回蘇州訪親的文章。老先生79歲,可能是最后一次回故鄉(xiāng)搜尋他最愛的蘇州燜肉面,他待了十來天,謝絕親友的宴請,幻想著過回老蘇州吃“頭湯面”的愜意生活??蓮暮蘸沼忻闹禅櫯d、同得興、松鶴樓一直吃到小巷子里的面館,竟沒有一家有他小時候嘗過的那個味了,那種“歸去不知身何處”的惘然,一定是浸透了游子的心吧。所以,在旅德的朋友動身回寧之前,我先替她把南京小吃嘗了個遍。還好,雖然“啊要辣油”的小餛飩攤們早就難見蹤影,煮回鹵干的大鍋里早也聞不到雞湯香,但好歹,馬臺街的梅花糕還在,而且做糕人的手藝,比我們小時候,有過之而無不及。

做梅花糕的那戶人家姓蔡,已經(jīng)傳了三代,只要天好,馬臺街上排得最長的隊,就是等他家新做的梅花糕的。蔡師傅健談,排隊的人可以聽他把做糕的秘訣都說一遍,以解等候的焦躁。蔡師傅根本不怕人偷藝,因為“做糕的辛苦你們哪里吃得消”。也是,蔡師傅一天要做上百鍋糕,每鍋19只,有時一名顧客就包圓了。夏天大火爐烤著,臉黑牙白;冬天大北風(fēng)吹著,一雙手伸出來都是裂的。最關(guān)鍵的是,制作時所需的特制模具,內(nèi)有19個梅花狀孔。待爐火燒得通紅,先用刷子將銅模具孔刷上油,把稀面漿注進模孔里后,蔡師傅要使出滿膀子的力氣,將十幾斤重的大銅模具拖起來掄圓了,順時針旋一下,逆時針再旋一下。這個動作非常之重要,目的是讓注滿??兹种坏拿鏉{獲得一種離心力,牢牢地糊滿模具孔壁,這樣一來,里面不管是注滿豆沙還是果醬,成糕后都不會從糕壁里溢出來?!皠e說現(xiàn)吃了,就算你帶到國外,用微波爐熱30秒,保準一絲餡也不漏,糕皮還和剛出爐一樣勁道?!?/p>

敢打此包票的才是手藝人。蔡師傅說他剛從他父親那里接過這手藝時,掄模具掄得兩臂酸軟,喝水拿不穩(wěn)大茶瓶,吃飯拿筷子都打哆嗦,過好久才不覺兩臂發(fā)沉;再過了好久,才覺得每天不掄這么幾百下,就好像一個總打太極拳的人荒廢了練功一樣,渾身不舒坦。

好了,填上餡,再澆滿面漿,蔡師傅開始在糕面上撒滿小元宵,他得意地說:“這是我們南京梅花糕特有的‘加料’,在梅花糕的發(fā)源地,蘇州無錫都沒有的?!币幻嬲f,一面使出無影手,飛快地在糕面上撒上青紅絲、松子仁、葡萄干、糖桂花,蓋上鐵蓋烘烤,等上幾分鐘,鐵蓋一掀開,一股濃郁的甜香,帶著桂花香撲面而來。蔡師傅用竹簽把梅花糕從??字刑舫觯胚M一只紙杯里遞給你,這樣就不會燙得客人不停地倒手了。最精彩的是,從一只糕到最后一只糕出鍋,面皮的熟度是一樣的,先起的不見生,后起的不見焦。我忍不住贊了一聲,蔡師傅得意說:“啥事都左不過一個用心,你別看我手快,我可記得注面漿是從哪個孔開始的,起糕當(dāng)然也從哪個孔開始?!币溃@可是在他眼花繚亂地掄過模具之后。

有外地客圍爐吃糕,傻呵呵地問,為啥要加小元宵,蔡師傅反問:“你有到梅花山上看到過梅花嗎?這小元宵,是花蕊啊?!?/p>

答得甚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