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食色性也——儒家講究“十不食”(4)

儒家養(yǎng)生大道 作者:張其成


飲食的第五要點:吃出禮節(jié)

儒家什么都講禮,關(guān)于吃飯的禮節(jié)也太多啦,我們只挑些與健康養(yǎng)生相關(guān)的來說。

“食不語,寢不言。”這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吃飯不要說話,一是失了禮節(jié),再有就是分散注意力,不利于食物的消化,而且容易吃進去冷氣,讓胃不舒服。

“毋放飯?!眾A起來的菜不要再放回去,多余的飯不要再放回鍋里。自己不吃的放回去不但少禮,而且不干凈,也讓別人失了食欲。

古代人還講勸食?,F(xiàn)代人勸酒的倒是比較多,而且很多已經(jīng)不是勸了,是逼著你喝。古代人勸食是從心底里希望你多吃的,為什么這么講呢?他不會拿自己的筷子給你夾菜,這樣不衛(wèi)生,而且你不喜歡吃也還不回去了。也不會頻頻叫你多吃。他是用實際行動來讓你多吃一點。首先他自己會先吃些,然后陪著你吃,你不吃完他也不放下筷子,說:“我吃完了,你慢用?!边@個我們很是可以借鑒的,尤其在陪老人和孩子吃飯時。一個人吃飯是索然無味的,如果一家人一起吃,就會多吃點。所以要多陪父母吃吃飯,多陪孩子吃吃飯,這比你單純地囑咐對方多吃點有效得多。

在飲食養(yǎng)生上,孔子的脫凡之處還在于能精則精,不能精則安貧樂道,取心境之樂為上。他在《論語·述而篇》中說:“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贝植璧垼材芨械娇鞓?,有條件就精細,沒條件也別發(fā)愁,這才是更高的境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